3)第九十一章 摧颓心事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年前便召集多位大儒对《东观汉记》进行修订,甚至搜罗图书编撰《皇览》,前者是为了正史,后者是为了文学的发展。而这《十三经正义》,却是皇帝要按照自己的意图、对传统的儒家经学进行一次彻底的解读,今后所有的读书人想要进学求官,都需要研读这套《正义》,奉之为圭臬。

  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对东汉末年逐渐崩坏的君臣关系、天命轮序的重塑,从理论加强了刘氏的合法性,更添注了不少皇帝本人来自于后世的思想。他希望能借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后面几代人,使风气更加的开放、理性。

  “虽然这是在十三类经书的基础加以校注,但难度甚大,先哲所言的一字一句,都要仔细斟酌。每有疑难,诸公便会当庭辩论,有时数月不能解,最后还得由国家裁夺。”栾规轻轻摇了摇头,略有遗憾,但又十分期待:“这样的鸿篇,若能在我手中得以编定,当真是死而无憾了。”

  “栾公。”王端感慨的看了对方一眼,其实以栾规的学识与名气,根本比不那些举世闻名的大儒,但他是因为王氏的举荐,又善于接受皇帝得新观念,所有才被看中、并选入编注的行列。

  他知道栾规不慕名利,一心扑在经书,能够与当世的大儒们探讨学问、参与编注,已经是让对方获得极大满足的事情了:“还望多多看顾身体,我等兄弟可就只有栾公一个长辈了。”

  “你还是多关心你兄弟吧。”栾规毫不客气的说道,他伸手扶着额头,沉声道:“如今尊先君故去了,你这个做兄长的若是管教不住……可就没人能管得住他了。”

  其实还有人能管教他。

  王端心中蓦地跳出这么个念头,可真轮到那个人出手管教的时候,事情可就晚了。

  一次他参与东征,留王辅与司马懿几个在长安自行其是,把父亲架朝堂的蠢事,王端是绝对不会让他再一次发生了。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