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九章 劳于心计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念念的想随军掺和的,但皇帝几次敲打让他有了教训与阴影,又审时度势、算清利弊,所以没敢与皇帝争风头,老老实实的留在后方充当‘萧何’的角色。如今才安分没多久,又是见赵温、皇甫嵩等人丢下他积极谋备的举措,又是见关东打的如火如荼,心里既渴望又失落。

  董承一颗不甘寂寞的心被他们二人说得蠢蠢欲动,正要答应,但又忽然犹豫道:“可眼下,天子正领兵与袁绍相持河北,袁术、袁谭虽败,但不可谓无有复起之势。这个时候剑指韩遂,扰乱关中不说,牵扯到前方战事该如何是好?”

  在这种情况下,他难得还保存了一点大局意识,毕竟自家女儿是正宫皇后,求权归求权,董承心里还是希望、行动上还是支持皇帝打赢这场仗的。如果因为他为了军功,主动挑起与韩遂的战事,从而影响到了时下的局面,那他就真的罪该万死了。

  胡邈仍坚持怂恿董承主持军事的想法:“国家都有这样的预料,并已做好绸缪,一旦开战,又岂能怪到董公头上?”

  “天子既然敢放心东征,此间必然是有万全之计。”董凤也赞同胡邈的意见,他们正是有这样的猜测,所以才会在一开始去试探、以及建议董承事先拉拢手握兵权的皇甫嵩:“依我看,皇甫嵩、徐荣、张济都是善战之将,关中兵马、粮草、辎重皆备,而西凉这几年饱受旱蝗、荒废农事、民乱不止,哪里会是彼等的对手?”

  既然种种迹象都表明,皇帝他们已经预判了韩遂会反、并预先作好了反制措施,董承何不顺水推舟,带头去打赢这一仗、将胜利果实收为己有呢?

  “说起皇甫嵩,我已拿他无法了。”董承放下心中最后一块大石,不用顾虑局面可能失控的他,终于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情,他半是无奈的说道:“此战必得用他,可要他如何才能听我号令,你二人可有教我?”

  “皇甫嵩不是听哪个人的号令,他只听朝廷的。”董凤一语中的。

  胡邈眼前一亮,说道:“是了,只要韩遂一叛,董公奏报关东后,可直接行权宜之事。董公既是太尉录尚书事,又是外戚,更是比赵司空还要熟悉兵事,足以号令关中诸军防御讨贼……刘虞、曹操等人如皇甫嵩一般,也是督一方军事,难道这就可以不听朝廷调令了么?”

  董承想到战事一发,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代表朝廷指挥军队,只要他趁这个机会成功消灭腹背之患,让皇帝东征后顾无忧,保全关中根基,这份功勋,丝毫不比随军击败二袁要小!而且此战以逸待劳,胜算极大、又不会在事后跟一大帮人共分战功,比随军东征要好太多了。

  他突然庆幸自己当初留下来的选择是对的。

  “那么,韩遂何时会反?”董承突然问道。

  他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一时让胡邈、董凤等人面面相觑,回答不上。

  好半天,董凤才挤出一句话道:“与其等他,倒不如想想彼等会怎么反?”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