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四章 念旧_寒门亦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用在卿云的婚事上,让钦天监看好日子,礼部按照亲王制来办,老姜,你记着去传朕的口谕。”

  姜太监连忙点头,也暗暗记在心中,又擦去皇帝嘴边涎水。

  皇帝喘了几口大气,额头上都出了汗珠子,又接着看向抚国公:“你盯着这笔银子,不许他们胡乱花了。”

  抚国公点头应了。

  皇帝看向床帐:“卿云……不应该啊……”

  抚国公眉头皱起了,感觉心中横着一口说不出的郁气,却又什么都不能说。

  皇帝是千里江山,陆卿云是万里明月,全都遥不可及,说不得。

  这时候,有小太监在帘子外张望,姜太监连忙走了出去,不到片刻,他手里捧着个匣子进来,跪在皇帝跟前,将太子的话说了一遍。

  皇帝的语气瞬间变得冰冷起来:“打开。”

  姜太监打开匣子,斜着举给皇帝看。

  皇帝凝神看去。

  “战无不胜”四个字,映入他的眼帘,他眼睛瞬间瞪大了,手指乱颤,嘴唇激动的抖动着,就是说不出话来。

  姜太监吓了一跳,连忙将匣子搁在脚踏上,两手去抚皇帝心口,又叫王太医赶紧来。

  皇帝竭力道:“看——给国公……”

  姜太监一面给太医让步,一面将匣子给抚国公看,抚国公看了一眼,眼睛立刻直了。

  上面的字迹他认得清清楚楚,正是皇帝略显稚嫩的手笔。

  允忠王的旧物,怎么会在这时候出现?

  这绝不是祥兆。

  他忽然觉得还是镇国公聪明,自从允忠王府覆灭之后,他就一退再退,过他的太平日子去了。

  待到王太医再次给皇帝下过针,皇帝才平静下来,只是手还有些抖。

  “召卿云回来——快!”

  语气中饱含悔意,不知是因为放虎归山而悔,还是因自己步步为营而后悔。

  悔意之中,还有惧意。

  “臣这就去。”抚国公连忙站起来,马上就往外走,去翰林院让他们拟旨,同时在心里想:“允忠王也许还能救自己的儿孙一回。”

  在抚国公出去的时候,又有太监前来,告知姜太监四皇子求见。

  皇帝躺在床上,渐渐平息下来,对姜太监道:“召,都召。”

  他虽然没说召见谁,然而姜太监就是他肚子里的虫,只需要他一个眼神,半个动作就知道要干什么,立刻跑出去将太子和四皇子请了进来。

  他们两人进来之后,立刻跪了下去,大声请了安,再抬头,却没看到皇帝。

  帐子放了下来,阻拦了他们的视线。

  皇帝的声音从里面含含糊糊的传出来:“从哪里来的?”

  两人一愣,姜太监连忙用眼神暗示太子,太子这才缓过神来:“回父皇,儿臣也是无意之中见到的,想到如今云州战事不平,特地图这个战无不胜的好兆头,来送给父皇。”

  皇帝笑了一声,笑声瘆人,好像是从阴曹地府中传出来的。

  太子打了个哆嗦:“父皇……”

  足足等了半晌,皇帝才道:“无事就回去。”

  太子正要起身,就听四皇子道:“父皇,您公务繁忙,不如儿臣给您说点京城中的趣事解解闷。”

  帐子里传来皇帝应允的声音。

  “过完年后,京城中曾经来过一位高僧,没想到镇国公长子林宪竟然受了他的点化,在普陀寺出家了。”

  皇帝笑了一声。

  太子目光移向四皇子,目露警惕,觉得老四一定没安好心,指不定心里憋着什么坏主意。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