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制定标准与技术扩散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工厂只需要制造一个零件一个标准,你们还派遣自己的大匠,帮助他们建立标准化体系,这样难道就下降了。”

  后是苹果公司特斯拉公司的故事,太耳熟能详了,连徐凡一个普通人都听说过,什么总包厂,什么全产业链。

  真正带动技术进步还得看人家资本家,地主老财也只会玩命的压榨牛马。

  徐凡花这么大的代价,弄出这家车马工厂,可不是只是为了赚点利润,而是想通过这家工厂,把标准化的零件扩散在整个大汉的天下。

  刘杰继续问道:“谁会愿意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即便是一个标准零件制造的难度也非常大。”

  但公差限定在一分以内,即便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零件,也会变得异常难以制造。

  而且这个时代可不讲什么分工合作,不是小农经济体系当中的那种自给自足模式。

  长安车马厂虽然制定了后世的标准化生产,但他们却是从木材这种原材料打造出一个个零件,要不是炼钢的技术太难,说不得这里还会有一个小高炉。一切的零件都是用原材料自己打造出来的,这才是现在车马厂的生产方式。

  但这种模式却不是徐凡需要的,他需要整个天下都有一套生产的标准,只有这样的话大工业的生产成本才能急剧下降。

  徐凡道:“只要有足够的利润就会有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你们把零件的价格定高点,会有人想办法制造出你们需要的零件。”

  刘杰再次问道:“大汉会需要如此多的马车?”

  半柱香就相当于后世半个时辰,长安马车厂两班倒,每日生产8个时辰,也就是说,一条生产线每日可以生产32辆马车,一个月差不多能生产1000辆载重马车,一年差不多能生产上万辆载重马车。

  即便现在即便现在大汉产业兴旺,重型运货马车需求量极大。但上万辆还是太夸张了,这相当于他一条生产线生产的大汉小半的重型马车。

  市场不大也是封建时代工具自给自足的原因,10天半个月才造出一辆马车,要什么标准化零件。

  “死掉一批落后的马车厂,这市场不就出来了。”徐凡淡然说道。

  因为产业兴旺,在大汉几乎每个郡都有自己的马车制造作坊,毕竟制造马车虽然有一定技术难度,但马车的原材料主要是木材,取之方便,做昂贵的重型马车不行,但做一些独轮车,两轮牛车,马车还是可以的。甚至可以说这种只有几千钱的牛车马车才是大汉市场的主流。

  像长安城车马厂这样几万钱的载重马车,只有少数的大城市能制造。

  徐凡继续说道:“把载重马车的价格降低一半,2万钱就可以购买一辆。整个关中的道路上一定会是长安的载重马车。”

  刘杰吃惊道:“那长安城其他马车作坊怎么办?朝廷不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