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 只有我不肯长大(1)_晚尤思念茶尤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倒不如现在先一起做一些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虽然表面上太高了竹苑的身价,但王总料定了我若是认可了他,若是在情感上愿意将竹苑托付于他,时机到了自然就会拱手相让。

  “我最近想着出一套画册,你看法餐都讲究主菜和葡萄酒的搭配,咱们中餐却没有这种搭配,吃什么都喝白酒;都喝菊花茶,于是总让人感觉细节上不够讲究,高雅不起来。我想着出一套中餐和茶搭配的画册,把道理也说清楚,对餐饮业来说也有个提升,不然我们好像总是不够高级,没什么文化。”王总兴致勃勃地跟我讲。

  “这倒是个好主意,中餐精致不起来很多时候就是大菜现得太传统,创意菜又不成体系。您若是能梳理出来这种搭配的门路,请一些大厨、大师写上几句话,海园在业内的权威地位就有保证了。”我眼睛亮了起来。

  “不是我梳理,是咱们一起梳理。”王总意味深长地看着我。“我目前设想的是中国八大菜系,每系出一本画册,每本包涵8套凉菜、主菜、配菜、汤羹、主食、点心、茶水的搭配。这样每本大概72页,作为图册页很合适。”王总眉开眼笑地说,“到时候你就当图册的主编!发布会什么的都你去!年轻、知性、形象佳,绝对能火!”

  “那哪行,肯定得您上啊!我压不住场,不能服众。”

  “我都糟老头子了,登不了大雅之堂,还是做幕后工作吧!”

  我当然懂他口口声声让我出名是哄我开心的,毕竟我开心了,竹苑就能到他手里了。不过我确实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茶叶就那么几种,但其实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如果能配合菜系把地方上的一些小众茶推到市场上,未来的茶叶市场也是不可估量啊。

  “我今年和书画界接触不少,认识了一位做画册非常专业的出版编辑,可以跟他聊一聊。”

  说着我就掏出了电话,给编辑拨了过去,编辑刚好没什么事,在出版社里干等着时间到了酒打卡下班。听我简单一念叨,他倒是来了精神,表示二十分钟内就能到竹苑,见面再细聊。

  王总有点每缓过神,他可能没想到我竟然这么轻易地就把编辑约来了,图册的事似乎是“上了马”,说干就干起来了。全然不像其他项目的合作初期那样两边拉拉扯扯十天半个月,再互相套套话、探探底,看看谁想获得什么直接收益,谁又想获得什么额外的好处。

  我见王总脸上懵懵的,笑着说:“您别忘了,我竹苑是靠人品在这小城里立足多年的。既然这个事情值得做,既然有意义,我们为什么不做?”

  王总似乎是卸下了一套无形地盔甲,喝了一大口茶,像一个大男孩一样笑了起来:“说得对!既然是好事,就应该直接干起来!”

  果然,不出二十分钟,编辑风尘仆仆地来了,见到海园的王总果然是和我坐在一起,就简单打了个招呼,当下就掏出电脑噼噼啪啪地敲击起来。

  王总重复了一下他的初步想法,根据他丰富的经验和对菜系的理解补充了他想象中的菜品搭配,我也将电脑从后厢拿出来,建议了几款能与菜品搭配的地方小茶种。于是三人一边喝茶,一边构思图册内容,在月上柳梢的时候,编辑满意地梳理了一遍选题策划,合上了电脑。

  “正好我们下周二报选题。我直接就把这个方案报上去。”编辑说,“麻烦二位老师这几天找一些意向性的图片,有条件的话自己拍照片就更好了!”

  “其实我在想,茶的部分可以请工笔画老师创作一下,这样虚实结合,画册效果能更生动。”我一直觉得画出来的茶比拍照的茶更好看,也更容易解读。更何况中国历史上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通过手绘解读花草的名著,人们对花草本身就有一种图像化的想象。

  “的确!这样菜品和茶品两部分通过风格化进行区分,阅读的趣味性也更强。画面变化也能避免审美疲劳。”编辑表示赞同。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