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4章 祭祖大典_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先帝灵牌前的,都姓刘,都是刘邦的血脉,虽说不上造反,落个犯上的罪名,也是死罪。

  刘焉跪后,刘虞当即跟着跪伏而下:“不肖子孙臣虞,冒死告上!”

  其余人包括刘备刘表刘繇,也一同效仿,齐齐跪地告上。

  刘协见此景象,不由得向后踉跄数步,被刘擎单手一托,方才没有撞上祭祀案台,刘协仰头一看,向刘擎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刘擎无奈一摇头,事情发展到这个田地,也是稍稍超出他的料想。

  他原以为刘焉刘表一众人,会劝自己行动,没想到他们直接上告列祖列宗,历代先帝,要刘协退位让贤,这是妥妥的逼宫。

  勇是真的勇,不过刘擎也早有对策,淡淡回道:“君郎,景升,玄德,诸位都先起来吧。”

  “历代先帝在上,大王若不答应,我等便长跪不起。”刘焉道。

  瞧众人这幅模样,显然态度十分坚决,以致刘协受到了不少惊吓,不时小心的看着刘擎。

  宗亲的态度给到了,自己的态度,也要拿出来了。

  当然是,不接受了。

  “那你们便跪着吧。”

  说罢,刘擎一手执起刘协手臂,朝外面走去,自始至终,也未有丝毫回头,而刘协几乎是向后张望,背着脑袋出去的。

  动作要快,姿势要帅,当然刘擎拉着小皇帝出现在百官面前,百官面面相觑的看着眼前景象,纷纷揣测其中端倪。

  这次宗亲祭祖,到底是什么名堂?

  近几日雒阳城中传得风风火火,说祭祖大典上,欲有大事发生,虽然“欲有大事”的言论如同狼来了一般不靠谱,但百官也都是宁可信其有。

  其中传得最盛的,宗亲欲在祭祖大典之上,联合进言,劝渤海王接过江山社稷,相比百官的劝进表,实权派的宗亲支持,更具有说服力。

  刘焉刘表刘备刘虞刘繇,可是五州州牧。

  虽然看不明白,但刘擎牵着刘协出现,二者表现得如此亲昵,那种进位的说法,便不攻自破了。

  回到府中,刘擎召来郭嘉和荀攸。

  “外面舆情如何?”

  荀攸笑着答道:“回主公,祭祖之事,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宗亲劝进之事,如今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亦真亦假,已无人能辩。”

  郭嘉大笑一声,“公达,老实交代,此事能如此快速传遍雒阳城,是否是你泄露的?”

  荀攸回看郭嘉一眼,笑而不语,转而对刘擎道:“主公,沮公明日遍至雒阳,另外,董卓和马腾,也快了。”

  “看来这两日,又走不了了,不过本王说过的话,不能不作数,传令三军,三日后开拔,回师冀州。”

  “喏。”

  夜幕渐渐落下,雒阳城中开始华灯初上。

  五大宗亲再度聚在一起,刘擎拒绝了他们,他们自然也不可能真的长跪在太庙,也是做做样子,大典散了不久,他们便灰溜溜的离开了。

  “诸位,关于此事,君正为何不受呢?难道他说的祭祖,就真的只为了祭祖?”刘焉身为长兄,率先开口。

  刘表摇摇头,道:“君正之心,难以揣度。”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君正之志,乃在天下,这一点,不会错,兴许,是我等急迫了一些。”

  刘繇插嘴:“是在等陛下犯下错误?”

  “君正亲摄朝政,荀文若为相,陛下想犯错,恐怕也犯不了错。”刘虞道。

  几人揣测几句,依然不得结论,于是一齐看向一言不发的刘备。

  在几人之中,刘备可以说与刘擎相交最久,应该最为熟悉。

  “玄德,你怎么看?”

  刘备面色淡然,看不出什么表情,从其深邃的眸子看,似乎在深思。

  “唉。”刘表叹了口气,“玄德也无甚主意。”

  这时,刘备才徐徐开口道:“兴许,我们做的,恰恰是君正所需的。”

  “何意?”刘表问。

  “昔日群臣劝高祖登基,高祖三让不得后,无奈表示,为了国家,从之,而文皇帝刘恒登基时,更是足足让了五次。”

  听刘备一言,几人如面面相觑,醍醐灌顶。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