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 哗啦啦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顶部炉口,将一车车铁钱倒进去。

  “哗啦啦”的声音中,这个熔铁炉如同饥饿的雏鸟,昂头、张嘴,拼命吞食大量食物。

  炉旁,炉工们奋力操作风囊给熔铁炉鼓风,以便将火烧得更旺。

  与此同时,旁边一座已经开炉的熔铁炉旁,大量生铁水流入地面沟槽,渐渐冷却。

  秋冬之际,天气渐凉,但这两座熔铁炉冒出的热气,让周围十余步距离内热浪滚滚,以至于在一旁参观的贾成不得不脱去外衣,甚至时不时擦擦额头上冒出的汗。

  一名年轻人,陪同贾成观看炼铁炉的运作,见贾成对熔铁很感兴趣,便找来一名炉工,讲解工艺。

  贾成仔细听着,想要知道自己用船运来的万斤铁钱,是如何被炉子熔化,去除杂质,制成可用的生铁。

  再经过锻打,制成质量尚可的熟铁条。

  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万斤铁钱,不到九十石,一艘寻常的百石船就能装完。

  这些铁钱若存储起来,很容易就锈蚀得不像话,所以还不如‘回炉炼铁’,继续发挥作用。

  贾成看着这熔铁炉,看着一车车倒入炉内的铁钱,想起李笠说的许多事情。

  梁国缺铜,加上到处都是佛寺,需要大量铜料制作佛像,所以朝廷发行铁五铢钱,取代铜五铢钱。

  铁比铜贱,所以一文铜五铢,抵得上几枚铁五铢,百姓不喜欢用,却没办法不用,拿在手里,总想尽快用出去,或者换回铜钱。

  于是,对于各地私炉而言,最好的炼铁材料,就是朝廷发行的铁钱,这种钱又称公式钱。

  公式钱为官府批量铸造,因为要保证一定的耐用性,所以用的生铁质量尚可,杂质不算多。

  各地私炉大规模收集公式钱,熔化后铸造成各种铁器来牟利。

  亦或是进一步锻造成熟铁,锻打成各种铁器销售,以此牟利。

  与此同时,各地私炉还用劣质铁矿石熔炼劣质生铁,批量铸造劣质铁钱,此为朝廷明令禁止的行为,却屡禁不绝。

  贾成现在所见熔铁炉,就是一处私铸铁钱的私炉,因为主人是当地大户,所以官府视而不见。

  不止这里,梁国各地多有一些地方官府管不了或者不敢管的私炉,无数朝廷发行的公式铁钱被这些私炉吞食,然后又产生大量劣质铁钱,在各地流通。

  按照李笠的说法,如此行为导致币制混乱,物价飞涨,各种劣币充斥市面,铁五铢和传统的铜五铢根本就做不到一比一的兑换。

  官府强制百姓接受铁五铢和铜五铢‘一比一’兑换,但官府自己收税时,不按一比一的比例收自己发行的铁五铢,甚至只收完好的铜五铢(即好钱)。

  许多百姓为了缴税,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到囤积有大量好钱的豪商那里换铜钱,本来理论上只需缴纳一千文的税(以铜钱计),百姓实际上要花将近两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