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惊喜(续)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

  “好,此事,寡人会和郡廨说明,过几日,寡人会和郡县官员前往新平实地勘察,你一同去。”

  “是!卑职领命!”

  谈完了公事,萧嗣为自家打算,看向彭塘、曾泉两人:“你们,可愿为王府经办白瓷事宜?”

  两人大喜:“小人愿为王府效力!”

  “很好,从今日起,你二人就是王府管事,专办白瓷事宜!”

  “谢第下,谢第下!”

  彭塘、曾泉叩谢,几乎要激动地哭起来:王府的管事,在鄱阳都是横着走,多少人想给王府做事而不得,他们今日如愿以偿。

  果然还是李郎有手段!

  两人如是想,和刘德才一起听世子讲话,李笠在一旁听着,心不在焉。

  结果必然如此,他没什么好关心的,白瓷的烧制工艺正好近期成熟,那就必然会大放异彩。

  而世子来鄱阳,两件事碰到一起,一个机会就出现了,他原来的计划要变。

  见刘德才即将得到提拔、办理官窑事宜,李笠很欣慰,他欠了这位“世叔”许多恩情,今日,算是报恩了。

  当然,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琢磨明白,鄱阳郡新平乡,应该就是后世所称“瓷都”——景德镇。

  那么,新平迟早会诞生白瓷,自己无非是加了一把力。

  白瓷在后世没什么稀奇的,但在这个时代,却是稀罕之物,至少在梁国,各地瓷窑烧出来的瓷器,绝大多数都是青瓷。

  青瓷的“青”,不是说瓷器的颜色是青色,还有黄色、黄褐色等相近颜色。

  青瓷是那么的普遍,以至于人们都认为瓷窑烧出来的瓷器,就该是青色,至于偶尔出现的白瓷,类似于白化动物那样罕见。

  白瓷的白,当然不是指纯粹的白,相对于青瓷而言的白瓷,“白”色可以是浅色。

  就成分而言,两种瓷器烧制时所用“瓷土”,绝大多数成分其实是一样的,唯一不同,是...

  李笠想到这里,瞥了一眼世子手中的白瓷碗。

  呵呵,谁想不到,这秘密是如此简单,记载在后世的旅游小册子里,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但他注意到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白(瓷)出于青(瓷)而胜于青。

  白瓷的出现,在瓷器发展历史上的‘时间坐标’,大概是南北朝后期到隋这段时期。

  现在就是南北朝中后期,那么白瓷必然会意外出现,李笠直接把意外变成‘合情合理’,于是,大新闻就有了。

  朝廷一旦知道新平有人可以用当地的土烧制出白瓷,那是必然要在新平设官窑的。

  而新平地区那么大,好土那么多,必然是官窑、民窑共存,烧制不同档次的白瓷,由此产生大量利润。

  所以,白瓷的“首发”该怎么发,是李笠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鄱阳郡名义上是鄱阳王的封国,那么让鄱阳王府捷足先登,提前布局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