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牵一发、动全身(续)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事后算起帐来,谁也吃不住,所以,己方不能再袖手旁观。

  现在,必须拿下土山,随后的仗就好打。

  可敌军太多,如同无穷无尽,看来是倾尽全力阻挡他们接近台城。

  长子王顗一身血污跑过来,铠甲上插着几支箭,面带焦虑的说:“父亲!北边快顶不住了,将士们死伤惨重,活着的,也快脱力了!”

  “你们,跟大郎君过去!”王僧辩让身边护卫跟着王顗去‘堵口’,王顗带着人还没走出去几步,却听见北面传来呼喊声。

  动静越来越大,又有欢呼声起,却是敌军在欢呼,欢呼攻入营垒。

  王顗的脸色变得苍白,看向父亲,王僧辩双目圆瞪:“去,把他们赶出去,否则你就死在那里!”

  “是!”

  王顗一脸决绝,带着人往北面赶,而北面传来的欢呼声,让许多梁军士兵心惊胆战。

  他们打了两昼夜,虽然中间有休息,但已经又累又困,一旦败了,逃都没力气逃。

  王顗见战况紧急,赶紧带着人往北面冲,远远看见营垒破口处,有如潮的敌兵涌入。

  对方人多,己方人少,看来要马革裹尸了。

  王顗不怕死,带着左右收拢溃兵,就地组织防御,却听见东面号角声大作,转头一看,夕阳余晖下,己方营垒通道间,许多旗帜飘扬,向这边过来。

  他看得清楚:那是邵陵王的旗号,是邵陵王派兵增援了!

  “援军来了!邵陵王派援军来了!!”

  王顗高声呼喊起来,其他人纷纷跟着喊起来,欢呼声如潮响起,而在紧要关头赶来的邵陵王兵马,随后投入作战。

  营垒北面出现的破口,慢慢扩大,涌进来的敌兵也越来也多,但是,梁军有了增援,士气大振。

  邵陵王之子、永安侯萧确,身先士卒,带着精锐部曲,撞入敌军之中。

  萧确骁勇善战,自随军勤王以来,每战必先,虽然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此时连同王顗所部残兵一起,奋力“堵口”。

  突入营垒的叛军渐渐招架不住,硬生生被梁军赶出去,战况回到胶着状态,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

  又有号角声起,却是梁军的新一批援军抵达,沿着营垒通道往这边过来。

  汹涌而来的兵马数量很多,打着“柳”字旗号,却是大都督柳仲礼派其弟柳敬礼率军增援,投入作战。

  身为勤王联军主帅的柳仲礼,这几个月来一直避战,如今派兵协助鄱阳王世子以及荆州军作战。

  其他一些观望的将领,也陆续下了决心,带着所部兵马前来助战。

  援军一拨接着一拨,梁军将士士气暴涨,而已经苦苦支撑许久的叛军各部,见状军心大乱。

  溃败在不同地方开始出现,然后蔓延开来,士兵们无法和士气高涨的梁军再打下去,恐惧压过了勇气,掉头就跑的人越来越多。

  胜负已分,带着侍卫参战的鄱阳王世子萧嗣,见己方即将乘胜追击,激动不已,想到李笠“牵一发、动全身”的计谋果然成功,更是差点欢呼雀跃。

  这种疯狂的计谋都能想出来并且成功实施,你真是个人才啊!

  另一方,台城外城城头,现场督战的侯景,听着梁军如潮的“必胜”欢呼,铁青着脸。

  明明已经快要赢了,怎么梁军一直避战的其他将领会来增援?

  梁军各部一旦合力,他们就没了胜算。

  但是,怎么会这样?

  梁军各部互不统属,虽然有名义上的大都督(主帅)柳仲礼,但柳仲礼消极避战,各部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所以不足为虑。

  以至于他围了台城几个月,这帮勤王军连秦淮河、青溪都越不过。

  结果现在...

  到底怎么回事?

  侯景看着眼前渐渐失守的土山,不发一言,不过,他还没有输,机会还有!

  想到这里,侯景转身,看着西面台城。

  胜败,今夜可见分晓!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