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新产品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是两码事,千里镜的镜片,之前都是用水晶研磨,一旦磨坏了,那块水晶就废了,成本很高,又费时。”

  “我们如今能烧出玻璃,成本低,产量高,制作千里镜,能有效降低成本,让更多的斥候用上。”

  “三郎,斥候有了这千里镜,是不是如虎添翼?”

  “对,有了千里镜,可以隔着数里远,观察敌军情况,不需要冒险接近。”

  李笠喝了一杯茶,介绍起千里镜的好处来。

  从阙南跟着他来鄱阳的‘高手’们,提出一个意见,那就是他的部曲中,缺少可靠地斥候。

  这一点看起来不起眼,但关键时刻,会决定战斗的胜败。

  斥候,就是后世所称侦察兵,如同军队的眼睛和耳朵,将领做军事决策,需要可靠地情报,而情报源自斥候实地侦查。

  与此同时,若能拦截敌军斥候,就如同刺瞎敌人的眼睛,让对方失去战场感知能力,这样的任务,一般也由己方斥候担任。

  也就是说,合格的斥候,要能克服困难、刺探敌情,并及时将情报传递回来。

  因为是小股队伍行动,一旦遭偶敌人,孤立无援,所以小队作战能力要强。

  遭遇敌人,要么能全身而退,要么能将对方歼灭(兵力差距不能太过悬殊),尤其是碰到了敌军斥候,还要驱赶乃至歼灭对方。

  具备如此能力的斥候,基本上都是精兵,单兵作战能力强,心思缜密,小队协同作战时配合要好。

  行军、扎营时,还要散布四周,承担警戒任务,这样的兵员素质,大概和后世特种兵差不多。

  很可惜,李笠目前没有这样的队伍,只能靠练。

  把表现出众的部曲,单独编成一个个小队,然后参与剿灭山贼、水寇,不断在实战中磨练侦查和小队作战技术。

  对付山贼、水寇,难度不算大,将来在平原地区,和敌军骑马斥候交锋,那才是刀头舔血的难度。

  南军缺马,骑兵不多,遑论让大量斥候骑马活动,所以李笠决定利用技术优势,稍微缩短己方斥候与北边强军斥候的水平差距。

  所谓的技术优势,就是望远镜。

  有了望远镜,斥候在开阔地区侦查,只要天气好,一支小队就能观察方圆数里范围地区情况,不需要骑马到处跑。

  警戒范围也能扩大。

  有了望远镜,斥候就不需要冒险抵近侦察敌情,和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避免和对方交锋,增加生存几率。

  但是,若不能烧制玻璃,而是靠着研磨水晶制作透镜,制作望远镜的成本太高,承担不起。

  少府寺掌握的千里镜制作技术,是研磨水晶片制成‘凸透镜’,却因为水晶镜片的研磨很麻烦,所以千里镜的产量很低,难以普及。

  而镜片的研磨工艺倒是现成的,李笠在少府寺任职,才学到了水晶的研磨工艺。

  水晶、玉器的研磨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