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量产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的是‘装备率’。

  刀、盾、弓、箭(箭镞)、矛、铠甲、兜鍪,在确保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改良制作工艺,做到批量生产,以明显降低成本。

  所以,铠甲的改良,那就是和扎甲有所不同的布面甲。

  说到这个话题,负责军器作场事宜的贾成,向李笠汇报:“使君,他们觉得布面甲太闷,江南夏天又热又湿,将士们不太愿意穿,所以,不打算做太多。”

  李笠点点头:“江南气候湿热,布面甲比较闷...”

  他一边说,一边在贾成带领下,向另一边走去。

  来到铠甲作场,李笠看着工匠把已经制作完成的一副布面甲,穿在稻草人身上。

  布面甲,顾名思义,为布面的铠甲,这种铠甲,在明清之际很流行,是很经典的铠甲影视形象。

  形制,就是在布衣的内侧,用泡钉钉上一排排巴掌大的铁片,铁片边缘相互间压叠。

  从外看起来,这布衣上没有一片铁甲,但其上满是圆点(泡钉),仿佛‘泡泡衣’。

  李笠仔细研究过布面甲的优点,和扎甲相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低。

  因为扎甲的甲片需要钻孔,每片甲动辄要钻七八个孔以上,所以费时费力。

  然后需要大量皮条将甲片编织成型,这工时可不会少,而皮条的制作也颇为耗时,并且增加了成本和铠甲死重。

  日常维护时,皮条也是消耗品。

  布面甲则不一样,甲片以水力锻锤锻打出来,简单修型后,钻三四个孔即可,用泡钉钉在布衣上,工艺简单,更换起来也很方便。

  水力拔丝机生产出来的铆钉(泡钉),成本很低,又坚固耐用,比起皮条,优势很大。

  所以布面甲的优点不少,制作、维护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也有,就是用的布必须厚,才能承受大量甲片的重量而不容易撕裂。

  江南的夏天闷热潮湿,将士们身着布面甲,会比穿着扎甲还闷热、难受,于是透气的环锁铠,更受欢迎。

  “开始!”

  一声令下,五十步外,几名弓箭手对准身着布面甲的稻草人放箭,接连射了几轮,然后工匠们开始检查铠甲情况。

  结果很快出来:布面甲甲片,无一被箭矢射穿。

  试射过的布面甲,很快便拿到李笠面前,摊开。

  李笠看着那几片被箭矢射出凹坑的甲片,对结果很满意,甲片是用水力轧机轧成的熟铁片,成本低产量大,又经过渗碳处理,当然坚硬。

  制成的布面甲,防护能力显著。

  徐州地区位于淮北,这里的夏天热归热,却没南方那么湿热,所以布面甲穿起来,还是能忍一忍的。

  而到了冬天,布面甲的好处就来了:耐寒。

  夹层里有柳絮、芦絮的布面甲,就如同一件内钉铁片的寒衣,御寒效果且不说,加厚的布面至少能防风。

  最主要的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