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歌以咏志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气息望君怜,谁能含羞不自前。”

  这一曲,说的是热恋女子即将与情郎见面的娇羞模样,钢琴柔声呢喃,将这娇羞模样描绘得春意盎然。

  四曲毕,群臣纷纷叫好,萧纲喜不自禁,频频点头。

  接下来,又是《乌栖曲》,却是湘东王萧绎当年改编曲辞,如今湘东王又根据钢琴的琴音特点重新谱曲。

  新曲共有六首,均为七言四句,以六个场景,描述妇人触景生情,思念出征良人的委婉情思。

  乐人经过练习,用不同的音调和弹奏快慢,加上和唱,烘托出六个场景。

  萧绎侧耳倾听,听着自己的作品经由钢琴演绎,演绎出不一样的韵味,心中颇为激动,不由得用手轻拍膝盖。

  琴声凄婉,唱者声音悲凉,将妇人思念之情演绎得活灵活现,不知不觉六首弹唱完毕,萧绎只觉意犹未尽。

  他忽然觉得还不够好,因为这是改编的乐曲,不是为钢琴而生的乐曲。

  别人穿的衣裳,自己改了改穿在身上,总不如量身缝制的新衣舒适。

  所以,萧绎认为,应该根据钢琴本身音质特点,谱新曲,那样的乐曲,才是真正的钢琴曲。

  而前所未有的钢琴曲,一定可以极大地舒展情怀,如魏武帝所言,歌以咏志。

  “清商新声”演奏完毕,另有十名乐官,依次用另几台钢琴,弹奏起“鼓角横吹曲”。

  横吹曲,一开始也称为:鼓吹,于马上奏之,是军中之乐。

  北狄皆马上作乐,故自汉以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

  后来分为二部分,有箫笳者为鼓吹,用在朝会、外出仪仗,又作为赏赐,赐予诸侯、大臣。

  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于军中,也是在马上所奏。

  先帝时,命乐人整理鼓角横吹曲,如今,没有箫、笳,没有鼓、角,只用钢琴,重新将其‘演绎’。

  十名乐官,共弹奏三十六曲,为《企喻》、《琅琊王》、《钜鹿公主》、《紫骝马》、《黄淡思》、《地驱乐》、《雀劳利》、《慕容垂》、《陇头流水》等。

  这三十六曲中,二十五曲有歌有声,十一曲有歌,此刻无人咏唱,只有钢琴之声绵延不绝。

  别样的琴音,时而轻柔,时而狂躁,时而回旋,时而长驱直入。

  使得听众们宛若身临其境,一下子身处鼓角连营,一下子策马驰骋沙场,时而横槊立马,时而拔剑长啸。

  有千军万马之威势,又有饮马河边的杨柳依依,钢琴那丰富的音色,变幻多端的音调,只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不知过了多久,乐官们献艺完毕,听众们只觉不过瘾,回味着方才的旋律。

  有“徐、庾”之称的徐陵和庾信,为文学大家,此刻诗兴大发,提笔急书。

  而文学之名不下徐、庾的琅邪王褒,同样兴致勃勃,已经在构思《钢琴赋》。

  一旁,在京任职的鄱阳王萧范,见妹夫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