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承诺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会小。

  齐军的骑兵众多,导致梁军斥候的侦察范围被挤压、缩小。

  后果就是,李笠身处徐州堡垒群中,仿佛站在夜幕下旷野里一堆篝火旁,因为火光昏暗,所以只能看清周边几步内的情形,再远一些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他知道黑暗里有猛兽潜伏,却不知道对方的数量,以及可能何时发动进攻,也不知道对方会从哪个方向窜出来(东边、南边肯定不会)。

  更不知道窜出来的是狼,还是虎豹。

  这种‘睁眼瞎’的感觉,让李笠很不舒服,所以,必然要派出斥候刺探敌情。

  但斥候的活动范围被齐军压缩,自保都艰难,遑论发现敌军主力的位置,于是李笠按照预案,率领骑兵主力出击,亲自实行战略侦察。

  数千骑兵,各自分工,对徐州以东平原地区实行‘定向’侦察,数量优势足以驱散敌军游骑。

  一旦发现敌军主力,或者摸各路齐军动向,便可视情况后撤,进行下一步应对。

  或者,骑兵集结后发动进攻,展开决战。

  这就是李笠的战术,他认为骑兵应该进攻,或者动起来,而不是缩在‘主基地’养膘。

  但这样做也有风险,大量骑兵出击,动静必然不小,等同于黑暗中提着灯笼赶路,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给潜伏在黑暗之中的其他人。

  或许,对方压制梁军斥候的目的,就是逼他派出大量骑兵,然后趁机歼灭。

  徐州军失去了骑兵主力,就失去了主动出击的能力,等同于残疾,那么齐军便可从容施展新的战术,以偏师盯着徐州,主力去做其他事情。

  李笠收回思绪,看着不远处的芒砀山。

  打仗会死人,而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他率兵出击,风险自然是有的,还不小。

  但风险大,收益也大,李笠权衡利弊,才做了决定。

  他和鄱阳王父子做了交易,交易其实还在进行中,鄱阳王父子还对他许下承诺。

  所以有一个可能,是李笠必须提前考虑的,那就是对方可能食言,若如此,怎么办?

  这个问题,数百年前,西汉的梁王刘武,就遇到过。

  梁王刘武,为汉文帝刘恒嫡次子,和太子刘启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刘启即位后,自幼得母亲窦漪房宠爱的刘武,发现自己似乎有机会‘兄终弟及’,于是心思活络起来。

  窦太后也为刘武‘兄终弟及’而不断努力,以至于某次宴席上,不知是真醉还是假醉的刘启,居然对弟弟刘武承诺:

  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也就是承诺皇位“兄终弟及”,虽然当场就有大臣站出来劝阻这一表态,但得了承诺的刘武喜出望外。

  随后爆发的七国之乱,刘武拼尽全力,集结封国军队,死守国都睢阳(梁国国都),将叛军主力硬生生拖住,为朝廷调兵平叛争取了宝贵时间。

  因为对他来说,保卫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