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润物细无声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我都得多休息几日。”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鱼梁吏忽然问:“这价钱不对吧,比方才我们开始说的价高了。”

  王乐闻言,瞪了一眼这小子,然后看向老相识:“我说,这娃儿怎么回事,脑子不灵光的?”

  “你莫要多嘴,听着就行!”年长的鱼梁吏低声呵斥着少年,其他几个人也瞪着傻小子。

  傻小子不服气,噘着嘴,但想着想着,忽然愣住了,随后面露喜色。

  郡廨体恤他们,给的鱼苗钱(鲩鱼苗),按如今赣口的时价,这个时价,比去年的价钱高。

  现在,他们向这个“王叔”买鲩鱼苗,对方开的价,是按去年赣口的时价,所以出现了差价:他们带来的钱,买了足够的鱼苗后,有盈余。

  如果回去时向上官报账,说是在赣口按时价买鱼苗,那么,这盈余的钱,神不知鬼不觉,就由他们几个分了。

  傻小子想通了其中关节,为自己方才的鲁莽感到不好意思。

  年长的鱼梁吏见傻小子想通了,也不说破,笑眯眯的跟老相识王乐“一手交钱、一手交鱼”。

  涉及的钱不少,分量很沉,清点、搬运很麻烦,而鱼苗的称重、转移也很麻烦,所以买卖双方忙了许久,才完成了交易。

  日头偏西,王乐擦了擦头上的汗,看着一旁的李笠,笑道:“李郎,你到底是从哪里买来的鱼苗?”

  交易期间全程“路人化”的李笠,一直被那几个鱼梁吏当做是划船小工,现在没了旁人,他也不用再装,笑道:

  “王叔,实不相瞒..这是佛祖保佑啊...”

  那一世,他练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忽悠人很拿手,如今王了问起鱼苗的来历,李笠就编了个故事。

  纯属运气好,在一个河段捕鱼时,居然误打误撞遇到了鱼窝(鱼苗聚集的地方),于是就捞上来许多鱼苗。

  对于这个说法,王乐倒是能接受,确实,常有运气好的渔民,捕鱼时下网网中鱼窝,卖鱼苗发了财。

  但这都看运气,王乐只道李笠运气好,不过想想对方前不久被人构陷,在牢里被打得皮开肉绽,差点连命都没了,如今走运,大概是老天爷的弥补。

  王乐一边解缆绳,一边说:“你运气真好,若还有下次,一定要记得王叔。”

  李笠点点头:“嗯啊,如有下次,当然忘不了王叔,只是这种好事,恐怕一辈子都难有一次...”

  王乐感慨着:“唉,总比我好,我这一辈子,都没碰上过一次...”

  时候不早,李笠和王乐划着船顺着赣水北上,返回鄱口。

  李笠辛辛苦苦孵化、养大的鲩鱼苗,为避人耳目,选择在鱼梁吏的“圈子”里消化掉,十分方便。

  当然,少不了王乐等鱼梁吏的帮忙,所以“中介费”是要给的。

  李笠以优惠价格,向各地鱼梁吏销售鲩鱼苗,让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