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模范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加上新兵训练,训练基本的队列、体能和兵击基础,耗时一年,共计四年,毕业后,就是一个合格的骑兵。”

  “当然,骑术的练习,可以贯穿全年,还得学如何照顾坐骑。”

  “如何把这四年的教学安排好,以及这四年要怎么训练,就是教学、训练大纲的责任,需要将细节完善,你可得多提意见。”

  李笠这么说,段韶只能点头,他一个阶下囚,闲着也是闲着,能够研究骑兵战术,也算是打发时间的不错选择。

  说完了教学、训练,李笠开始说他理解下的骑兵编制。

  战术需要人来实施,而军队作战,靠的是集体的力量,所以,战术其实依靠于各级编队施展,不同的编队,适用不同的战术。

  李笠经过多年总结,把骑兵的编制进行改良,和官军的常见编制不同:

  联队(三个大队,约一千六百人)大队(三个中队,约五百余人)中队(三个小队,约一百六十余人)小队(五个什,共计五十余人)。

  骑兵战术,依据这四个级别编制的兵力有所细分。

  与此同时,对于骑兵,李笠根据训练难度,以及承担的作战任务,进行了分类:

  入门骑兵:马刀骑兵,主战兵器为骑兵刀,执行巡逻、警戒、侦察等打杂任务,因为用的是刀,一般无法和敌骑交锋;

  普通骑兵:矛骑兵,由马刀骑兵“升级”而来,能使用矛进行骑战,承担骑兵对战任务;

  高级骑兵:槊骑兵,由矛骑兵“升级”而来,能把槊(长度超过一丈八尺的矛)用好,是全能骑兵,马披甲,就是具装甲骑;

  无论哪种骑兵,都要练习骑射,所以合格的马刀骑兵,可以承担“弓骑兵”的角色。

  训练时,第一年新兵期,新兵在练习队列、力量的同时,就得开始练习步射,打基础。

  编制和兵种定下来,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教学,定下“学时”,在规定年限内,保证伙食,把一个可能连马都没见过的普通农民,训练成堪用的骑兵。

  然后根据不同的编制,具备不同的作战能力、执行任务能力。

  各骑兵编制有其对应的战术,各编制有对应的执行作战能力,这也是将战斗力“量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临战,主将会根据敌情,投入不同编制的骑兵队伍,执行不同程度、难度的作战任务。

  这就等同于,把将领带兵打仗的经验给“量化”,让更多资质平庸的将领,经过一定时间学习,具备指挥骑兵作战的合格能力。

  骑兵是这样,步兵也是如此,进行针对性的军事训练,低成本、短时间(相对而言)训练出合格的兵卒。

  也可以训练出合格的带兵将领(中下级军官)。

  如此异想天开的训练、教学方式,段韶不认同,认为纯属外行人的臆想,不过他不会就此反驳,而是针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