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运输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获水上游地区。

  李笠看着同样热闹的车站,看着忙碌的装卸工,听相关人员介绍情况,思索起来。

  铁路应该配上火车,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不懂蒸汽机。

  即便没有蒸汽机,铁路上走的是马拉货车,在特定地区(矿山、工场、码头)使用,运输能力依旧不错。

  现在有了这条铁路,煤炭‘过境寒山’方便了许多,于是有人突发奇想:不如,把铁路向北延伸,直接延伸到煤矿区。

  如此一来,矿区的煤就直接走铁路运往寒山,以及寒山堰下游泗水港口。

  即煤炭的运输有了“专线”,这条“专线”全长约四十里,若建成复线,等同于八十里的单线。

  有了如此专线,煤炭销往淮南的数量会大幅增加,‘煤老板’们暴富指日可待。

  这一构想不错,让许多人激动不已,因为沿途地势平坦,些许河流,修桥即可横跨。

  然而一算造价,足以让“男人沉默、女人流泪”。

  铁轨为铁制,耗铁量巨大,所以铁路每一里的造价很贵,日常维护成本不低,且长距离的铁路运输,哪怕只是马拉货车,调度起来很麻烦。

  所以,维持长距离铁路运输需要投入大量人手,这一成本,‘煤老板’不会直接承担,但一定会分摊在货运费用里。

  一旦铁路货运成本过高,‘煤老板’们必然选水运,因为水运的优势就是成本极低,而铁路的修建初衷,就是避免水-陆-水转运,不增加转运时间和转运成本。

  若真出现铁路运输成本高的情况,这铁路就不会有货运量,派不上用场,于是收不回成本。

  ‘巨额基建投资’打水漂,这责任谁来扛?

  天塌下来,当然是个子最高的那个(徐州牧)来扛啦!

  李笠收回思绪,看着手中资料,问陪同官员:“运煤铁路筹建事宜,进展如何?按计划,也该开始动工了。”

  。。。。。

  夜,李笠做了个梦,梦到革命爆发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条铁路。

  徐州寒山,与其北的利国及沿途煤铁矿区之间,要修建一条铁路,方便煤炭外运。

  铁路全长百余里,一旦投入使用,巨大的煤炭货运量,可以给铁路运营方以及煤矿主带来丰厚收入。

  该铁路为官营,因为官府财政状况差,便向民间招股,募集资金用来修建铁路。

  铁路建成、通车后,每年的运营收入,会根据股份,向大小股东们分红。

  消失传开,两淮官民踊跃认购铁路股份,无数人满怀希望,盼着铁路早日修成通车(马拉货车),自己就可以靠着股份分红了。

  结果,一个消息泄露:徐州州廨将本来该用于修建铁路的资金,挪去填卫所屯田的巨大财政窟窿。

  资金填进去了,却挽回不了屯田崩溃的局面。

  卫所屯田不成了,而铁路,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