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夜如白昼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

  又有人借着炉火看书,利用这夜里难得的明亮‘灯光’。

  皆大欢喜的局面,让“炼焦废气综合利用”正式进入‘上级主管部门’的视野,于是,这一成功经验开始推广。

  然后,又一场意外发生了:某处炼焦炉,雨天运行时,因为窑体开裂,雨水沿着裂缝进入窑内。

  工人发现,炼焦废气的气量增加,废气燃烧时火力变得更猛。

  也就是说,特意往炼焦窑炉里喷水,产生的可燃废气会增加,‘燃烧威力’变大。

  更多的炼焦废气,可以点燃更多的火焰,给夜里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光明。

  夜里需要光明的人有很多,其中包括作场主。

  当订单堆积如山时,作场主们痛并快乐着,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场能够昼夜不间断运行,工人三班倒不间断生产。

  然而夜间照明成了一个问题,点蜡烛是不可能的,点油灯成本也很高,只能点火把,但这样需要消耗大量柴禾,成本也不低。

  但是,“焦炉废气照明”的出现,让较为低成本的夜间大规模照明,成为可能。

  巨大的需求,产生技术改进的动力,工匠们开始有意识摸索如何更好地制造“炼焦废气”,经由管路外送,用作燃料,获得光明。

  “炼焦废气”这个词太难听,于是人们根据产气来源,将这种气体,命名为“煤气”。

  煤气有危险,因为人在较为密闭的空间闻多了煤气会昏厥、死亡。

  煤气真的有危险,因为制造煤气的设备及其通气管道,有因为漏气、遇到明火而发生爆炸的可能。

  但是,这种相对廉价的大规模照明方式,依旧让作场主们神往不已,夜间生产对夜间照明的强烈需求,支撑着工匠们不断完善这一照明技术。

  当李笠率军在湘州、荆襄、沔北、淮北砍人时,这种新式照明技术,不断地改进。

  当他在寒山扎根的时候,实用化的“煤气灯照明技术”,也具备了“工业照明”的能力。

  所以,寒山堰旁的作场区,各作场的夜间照明,渐渐统一为煤气灯照明。

  有一个专门的煤气作场,通过场内的各个“煤气制造器”(窑炉)制造煤气,然后通过统一铺设的管路,对各作场进行集中供气。

  这样的集中供气、大规模照明方式,为各作场以及港区提供了廉价(相对)的夜间照明。

  因为窑炉占地面积大,以及通气管道的布设颇为麻烦,所以煤气灯暂时无法用于家庭照明。

  这就是由意外发展起来的煤气灯,不是李笠发明的技术,他只是在这一技术完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

  所以他看着煤气灯,总有一种“这是黑科技”的感觉。

  夜晚,灯火聚蚊虫,站在灯下的李笠,被蚊子叮得烦不胜烦,掏出怀表看看时间,随后离去。

  不远处,是一个灯火辉煌的‘街区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