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税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善,这种征收商税的税制,不仅在饶州成为定制,也随着李笠在徐州寒山任职,在徐州生根。

  因为饶州、徐州工商业极其繁荣,所以两处官府征收的商税极多,如今已成为朝廷主要的财源之一。

  甚至已经超过建康。

  朝廷开支甚多,辅政的湘东王为了开源、节流,已经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奈何僧多粥少,朝廷岁入和开支比起来,总是不够。

  那么,既然饶州和徐州实行的税制效果不错,是否可以在别的地方推行呢?

  譬如在广陵、南昌、寻阳、湓城、夏口、襄阳、江陵、巴陵、临湘等商旅众多的大城推行这种税制。

  然而,湘东王命人仔细研究这种税制后,发现实行起来很难,因为这税制的收税方式决定了需要有一支廉洁、高效的税吏队伍。

  这种队伍,目前只在饶州和徐州才有。

  而且,实行新税制的基础之一,是对所有工商业者实行“无差别征税”,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对某些群体实行“退税”。

  无差别征税,指的是无论工商业者有无背景、靠山,按规定该缴的税就得缴,谁都不能例外,不分官民。

  至于这些人声称的各种免税、减税特权,得派人持“身份证明”、“有效证明”,到官府的“退税机构”填表,经审核后若属实,就会获得退税。

  李笠以身作则带头缴税,自家作场允许税吏检查以便核算产量,于是,出身鄱阳的几位大将同样照做。

  饶州、徐州境内,从上到下都照做,才让新税制得以实行,给朝廷带来丰厚的商税收入。

  可在别的地方实行,这可能么?

  不可能。

  以郢州夏口为例,每年都有大量船只经过夏口,往来长江、汉水之上,夏口的市集商贾云集,大量货物在此流转、销售。

  可想要对大量的商业行为征税,很困难,因为无论行商、坐贾,只要经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肯定有靠山。

  要么是州郡官员、要么是某个宗室王侯或京城权贵,以及当地豪族,甚至还有动用官军随船押运货物的官宦子弟,这让税吏如何收税?

  所以,税吏只能把目光转到那些小商贾身上,加上税吏本身也多有败类,所以收商税收得民怨沸腾,但收上来的税却不算多(相对而言)。

  何妥在作场管事的带领下,转到“包装车间”,他看着一条条“长桌”边上,垂足而坐、低头包装铁针、鱼钩的无数女工,目瞪口呆。

  好多人啊!

  女工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坐在高脚坐具“椅子”上,伏“桌”工作。

  人人戴着“工作帽”,将头发兜起来,双手套着袖套,又戴着手套,将一枚枚铁针、鱼钩包装起来。

  没人说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何妥看到的是即将前往两淮乃至齐国的“大军”,其兵卒在此列队、登“盒”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