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要买就买,不买就滚!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了,顺带被粮价飞涨所连累。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新税制要实行,导致市面上人心惶惶,连带着物价飞涨。

  所以,如今建康城里,无论官民,对新税制的怨气越来越大。

  这是有人故意往新税制泼污水,因为直到目前,行新税制的诸多事宜尚在筹办中,怎么可能影响到物价。

  祖珽经过粥铺,继续向前走。

  粮价暴涨,连带着物价飞涨,这是事实,人们总需要找个罪魁祸首来发泄怒火。

  这罪魁祸首自然由“监建康税事”的李笠来当。

  如今满朝上下,不知多少人等着看李笠的笑话,随着建康粮价居高不下、继续上涨,各种阴阳怪气的说法都冒出来了。

  毫无疑问,新税制的推行,得罪了建康城里的无数人。

  这些人的利益盘根错节,当了几十年皇帝的梁武帝萧衍,一直都不敢动。

  现在,区区一个出身卑微的武臣要动,必然会引起激烈的反抗。

  那帮人现在只是哄抬粮价,用软刀子砍人,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李笠无法调动大量粮食来击穿建康奸商的钱袋子,首先他没这个权力,各部配不配合另说。

  其次,建康城里的奸商本身资金雄厚,并且特意向城中那些放债的大户、寺庙借钱,所以资金充裕,连国库都比不过。

  而且,李笠也得不到官僚们的支持。

  因为粮价暴涨之后,官府要开仓低价卖粮平抑粮价,结果粮仓里各种破事就顺带着见了光,扯出一堆窝案,这要让多少官员倒霉?

  敢打官仓主意的人,后边必然有权贵做靠山,那么,让查账的官员如何应对?查?还是不查?

  甚至连在粥铺蹲守的小吏们也是一脸幽怨。

  而且,奸商们敢哄抬粮价,必然是有靠山默许,这些靠山们,暗地里阻碍朝廷采取措施平抑粮价。

  于是建康粮价只涨不跌,建康官僚们却仿佛不是很急,坐看民怨沸腾,却很好的把握了“度”,让民怨只往李笠那边烧。

  现在,建康城里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诅咒李笠不得好死了。

  这样的局面,形同死局,无法化解。

  官仓放粮、从外地调粮,然后设粥铺卖“平价粥”给建康的贫苦百姓吊命,如此措施又能撑多久?

  上表请求“暂缓改革税制”的官员,如今已是越来越多。

  录尚书事的湘东王,已经多次找李笠详谈,问“到底有无把握”。

  而太后也坐不住了,召李笠入宫,询问当前情况,虽然没有明说,但态度已经很明显:众怒难犯,宰辅们对新税制的支持,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眼见着李笠就要名声扫地。

  众怒之下,新税制胎死腹中,连生下来的机会都没有。

  祖珽当初为李笠谋划的时候,就已经指出了这一点。

  当然,李笠及张铤,也想到了这一点。

  所以,李笠可不是傻乎乎回京就职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