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见闻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下”,稳稳接近一道栈桥,然后缓缓靠在边上。

  毕隽和堂弟下了船,刚好赶来的吏员,得知他俩就是货主,其中的税吏便开始介绍新税制。

  “新税制的种种,某等都已知晓。”毕隽开门见山,“船上都是木材,按章纳税就是。”

  他这么爽快,吏员们也不拖延,让工头带着装卸工们卸货。

  毕隽和堂弟站在一旁,看着栈桥上的一道铁轨,以及铁轨上被装卸工推来的平板车,又看着不远处岸上码头的忙碌景象,毕隽有些感慨:

  “改建成这般,想来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江船,把船都收拢在这里,收起税来,就方便许多。”

  毕庆看着眼前的细细铁轨,再看看岸上,看着岸上那一道如同城墙般长、高的箭建筑,问:“那是...砖楼?”

  毕隽抬头看去,却见那如同城墙般的楼,分三层,为砖砌,每一层都有不少窗户,密密麻麻。

  这楼为南北走向,真的像一道城墙,横在石头津上。

  “去年,还没这楼,想来是新建的。”毕隽说完笑了笑,“想来,这就是新的关口,看上去倒也不错。”

  毕庆觉得这莫非是新气象:“看来,彭城公是要有所作为呀?”

  “彭城公应该是想要有所作为,不然也不会把那些哄抬粮价的豪商整得这么惨。”毕隽已经听说建康的“粮价大战”。

  他很佩服彭城公的手段,但随后叹道:“可那又如何,若管不住那些官和官军....”

  毕隽指了指北面毗邻石头津的小城:“石头城扼守江路,有驻军,也有水军舟师靠泊。”

  “这石头城的守将,常收商贾好处,开一条路给对方,让货物经由石头城上岸,然后入城,一文钱税都不用交。”

  “当然了,意思意思是要有的。”

  “但比起要缴纳的税,可就少了许多,而这钱,不止石头城的将要收,石头津的税官,也是要分润些许的。”

  船上木材料陆续卸下,然后装在平板车上,毕隽要等卸船完毕、税吏查验、估值后,和对方去办手续缴税,所以不能离开。

  便继续和堂弟聊天。

  “建康有东西二津,方山津我不熟,就说石头津,边上石头城的门路,走的只是老鼠,石头津这里,走的可是牛马。”

  “有靠山的人,堂而皇之带着大量货物过关,税钱却不交多少。”

  毕庆问:“莫不是这些人的靠山大了去?”

  “对,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打着某某王侯府物资的名义过关,那些税吏,又能如何?敢查验么?收些意思意思就放行了。”

  “还有,每年秋天,各地运抵建康的漕粮,是要走秦淮河,经秦淮河内小运渎入台城内太仓的,这里面大有讲究,经常有人夹带私货,谁能收得到税?”

  “还有给宫里置办货物的少府寺、太府寺官吏,押货过关,谁敢查?”

  “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