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办法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不错,能够给府兵制带来额外的活力。

  将来朝廷发兵北伐,对于各收复地区的管理,需要靠卫所屯田这个办法,来给将士们变相的分田地。

  而卫所屯田聚落还会作为地方治安力量的支点,协助新任地方官管理收复的州郡,压制地方上的豪强和贼寇。

  并且吸纳各地流民,协助地方官将其另行安置,譬如编入厢兵。

  厢兵制是徐州实行的又一种制度,厢兵虽然有个“兵”字,但不是军事编制。

  厢兵由流民或者百姓构成,官府将其以军队的形式组织起来,作为直接掌握的劳动力,承担各类劳役,缓解寻常百信的劳役负担。

  因为厢兵制在徐州实行数年,制度较为完善,且锻炼出不少管理队伍,所以北道行台在两淮实行厢兵制,可以有现成的“骨架”可用。

  因为厢兵不是兵,所以归民政管理,北道行台有了厢兵,只要有钱维持,就有了能直接调动的大量劳动力(相对而言)。

  李笠大概介绍了一番,萧大款有些期盼:一系列新政在两淮实施,到底能不能成功?

  他怀疑李笠鼓动皇帝驻跸淮阴施别有所图,但针对的不是李笠这个人,而是针对某件事。

  平心而论,他认为李笠确实有栋梁之才。

  李笠这十来年的表现十分出色,无论是打仗,还是治理地方,都做得很好。

  地方官任上推出的各项措施,在饶州鄱阳和徐州都已经过考验,证明确实有效,才开始进一步推广。

  譬如专营许可、新税制(商税)、卫所屯田、厢兵,以及各种产业经营、管理制度。

  现在,这些经过李笠精心培育培育的“幼苗”,即将移植到两淮地区的大片土地,一旦真的长起来,就可以进一步移植到各地。

  如此一来,就能大幅增强国力。

  萧大款也有远大志向,希望国富民强,也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统一天下,还都洛阳。

  所以即便不赞成皇帝驻跸淮阴,他还是理智的面对现实,没有蓄意阻拦。

  既然李笠策划得妥妥当当,乐安的铜矿正式开采后,可以解决皇帝驻跸淮阴产生的巨大开支,萧大款就拭目以待,看看数年之后,两淮会是何等样的景象。

  但对于王僧辩来说,两淮实行的一系列“新政”,却有更多的含义。

  毫无疑问,这是以军事优先为前提,构建起来的新“建筑”。

  正如李笠所说,一切都是为了北伐成功,而不是喊喊口号而已。

  徐州的成功经验,去年北伐青州地区的大获成功,以及皇帝驻跸淮阴的决定,让许多人都看到了希望。

  那就是天下一统,结束数百年的乱世。

  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死而无憾。

  年近花甲的王僧辩,上一次错失了机会,北伐河南,却败于长社。

  这一次,他得任北道行台尚书,又是一次机会,无论如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