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五章 涟漪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炜本不会做买卖,或者说,不会赚大钱,后来给彭城公打理产业,慢慢的磨练出来。

  从一个新手,变成一名“老卒”,可即便历练了十来年,他还是跟不上彭城公关于“逐利”的思路。

  或者说,没几个人能跟得上彭城公的思路。

  他如今是总税司的官,负责监税事宜,在三吴地区奔波,为彭城公的雄心壮志而忙碌。

  而曲阿,是个很关键的地方,需要好好布置一番。

  但一系列的准备、运作之后,能否获得预期的“收获”?

  胡炜不确定,走着走着,掏出一枚泰安通宝,端详起来。

  泰安通宝,重十五铢,圆孔。

  钱体偏红,大小和五铢钱差不多,所以厚度是前者的两倍以上。

  于是,采取了一些新的防伪措施,譬如“边齿”。

  边齿,是钱币边缘的一道道竖线(槽),但竖线是长短交错。

  正面,是“泰安通宝”四个字,字体偏白,和偏红的钱体形成色差。

  背面,是漂亮的一圈环状葡萄纹,这一圈图案,同样偏白,和偏红的钱体形成色差。

  胡炜大概知道,这种机制币的“边齿”是机器“挤”出来的。

  而字和环状图案,其实是机器“压”进钱体里的金属,和钱体的材质有所不同,所以颜色有差别。

  制作原理,和彭城公夫人产业“杜镜”的制作原理类似。

  色差和边齿,是泰安通宝的防伪手段,要仿制,不是不行,但想要仿制得像模像样,造假成本,恐怕会超过一百文。

  所以,短期内,不会有大量假币出现。

  胡炜认为,泰安通宝本身,是漂亮的工艺品,防伪手段也不错,但可惜,没有人认可“大钱”的信用。

  彭城公知道发行泰安通宝这种直百钱,在一定时间内会影响百姓生活,所以泰安通宝只是在建康、鄱阳、寒山以及将来的淮阴行在强制使用,其他地方,慢慢来。

  为此,还推出许多预防措施,确保秋收时,建康周边地区的百姓,不会因为币制变动而受到太大的冲击。

  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发动能发动的力量,向建康周边地区,乃至三吴地区百姓宣传一个即将成为事实的事实:建康城里,交易实行“足陌”。

  交易时,钱币的支付,无论是贯还是陌,必然以面值为壹陌的泰安通宝来实现。

  一陌(一百文),就是一枚泰安通宝;一贯,就是十枚泰安通宝。

  建康周边以及三吴地区,商贸要地和郡治新开张的税署市场、市集,承接泰安通宝、泰安五铢的兑换。

  消息已经广而告之,胡炜通过方才和摊贩的闲谈,确定了这一点。

  接下来,币制变动带来的物价波动,到底会造成什么后果,只能拭目以待。

  胡炜思来想去,还是有些担心。

  彭城公那建立在泰安通宝上的“战术”,真能起到预期效果么?。

  。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