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一章 临阵退缩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侯,既如此,可不能让皇后受刺激,得慢慢说。”

  “我会说的,就说皇帝偶感风寒,要修养,不让她受刺激。”李笠恢复平静,“当然,太后那里,我也会去说的。”

  这才是最关键的,皇帝去世,皇太后(太皇太后)名义上拥有最高权力,可以做出一系列安排,且不管这安排能否得到执行,至少大义名分在。

  宋、齐换代,萧道成就是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将被杀的皇帝刘昱废为苍梧郡王,奉迎安成王刘准为帝。

  做好一番铺垫,受禅称帝。

  齐、梁换代,萧衍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立宗室为帝,得新君旨意,随后起兵攻向建康。

  破城后,请皇太后临朝称制,以示自己起兵之举是“一心为国”。

  然后经由太后之手,做一系列任免,冠冕堂皇做铺垫,最后,受禅称帝。

  所以,当皇帝出了问题(年幼,驾崩),太后,就是十分重要的“政治工具”,必须牢牢掌控。

  只要控制了太后,就能将大义名分握在手中,当然,最后能否成事,还得看硬实力。

  如果李笠犹豫,让别人有机会影响太后,甚至控制太后,那就是错失先机。

  “皇后那里,你先去说,不然若是我去说,皇后会多想的。”李笠说完,张铤反对:“君侯!太后那里,还是下官去吧,难听的话,下官来说。”

  “这恶人,下官来当,请君侯静候佳音!”

  李笠摇摇头:“不需要,在太后眼里,你说的话就是我说的话,没必要搞这种弯弯绕绕,我亲自去说。”

  “而且,有的话,必须我来说,太后才听得进去。”

  。。。。。。

  殿内,谢太后坐着,一动不动,面如死灰,心如死水。

  旁边的香炉冒出袅袅白烟,时断时续,仿佛太后的思绪一般。

  六年前,萧大器伤重,她守在床边,心急如焚,眼睁睁看着萧大器去世却无能为力,伤心欲绝。

  但为了儿子,她撑了下来,因为没得选。

  儿子年幼,若不即位的话,只会被叔叔斩草除根,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坐上去。

  为了保住儿子,她竭尽全力,虽然其中多有波折,但到后来,好歹给儿子找了个遮风避雨的大树。

  眼见着儿子茁壮成长,两次御驾亲征都大获成功,回来后一脸兴奋的说着军旅趣事,她欣慰不已。

  再过几年,儿子真正成年,又有子嗣,那就稳了。

  结果,她眼前的阳光明媚,瞬间变成乌云蔽日、倾盆大雨。

  萧询死了,太后心中最后的支柱也垮了。

  所有的坚持,所有的努力,在她看到儿子的遗体时,就已经化为泡影。

  事已至此,一切都已经和她无关,万念俱灰的太后,已经不关心皇位该谁来坐。

  甚至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也不关她的事,因为儿子死了,什么都无所谓了。

  入殿的李笠,见太后如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