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反切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完善。”

  这是李笠的心里话,他负责提出“创意”,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进行完善。

  顾野王擅长音韵学,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

  “陛下,微臣斗胆,请问,这拼音字母,莫非源自...类似梵文的某种文字?”顾野王一脸认真的问。

  李笠点头:“对,这是一种外文,和讲究字形的汉字不同,这种外文,是拼音文字,所以,用来注音,还是不错的。”

  “二十六个字母,组成声母二十三个,组成韵母二十四个。”

  “只要能推广拼音法,那么,标准读音就有了更好的‘标准’,于是,各地口音不同的学子,经过难度相对不大的学习后,就能较好掌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

  “并掌握多音字的正确用法。”

  顾野王听着李笠的交代,看着“声母表”、“韵母表”上所写符号,觉得很有意思:皇帝到底是从哪里听来这种注音法的?

  还分前鼻音、后鼻音,四声音调,分别命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拼音法,看上去考虑得很周全。

  不太像是一个或几个人就能完善的。

  如果是历经数代学者的不断完善,那么,之前怎么从没听说过这种学说?

  顾野王仔细琢磨过这种注音法,觉得相比反切法,有不少优点。

  他能熟练使用反切法,但很多读书人,想要做到熟练掌握并不容易,原因是反切上下字可用的字过多,使用的人难于掌握。

  想要学好反切法,要有一定的词汇量,知道大量字的正确读音。

  而拼音法却又有所不同,声母二十三个,韵母二十四个,学起来难度相对较低,用起来,也没反切法那么复杂。

  当然,拼音法的问题不是没有,但顾野王认为,只要逐步完善后,拼音法推广开来,确实能降低人们学文的门槛。

  李笠要交给顾野王的任务,不止完善“拼音法”这一项,他想让顾野王进一步完善《玉篇》这个字典(字书)类型的著作。

  字典(字书)类的著作,在《玉篇》之前早就有了,那就是汉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对汉字的字形进行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并对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进行讲解。

  到了梁国大同年间,时任太学博士的顾野王,在《说文解字》的基础上,编撰了《玉篇》。

  与说明字形为主的《说文解字》不同,《玉篇》是以说明汉字的字义为主,并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

  以李笠的视角来看,《玉篇》更加接近现代字典,再完善一下(譬如以汉语拼音来注音),就能成为成为读书人学习时,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将士们驰骋沙场,一定要有好的装备,读书人学习文化知识,同样需要好的“工具”。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