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价值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凉伞下,与左右交谈的李笠,百感交集。

  二十年前,大概是侯景作乱前夕,当时的李笠,好像是少府寺东冶的一个监作。

  小小监作,却在忙着大事。

  毫无疑问,要想开采如此规模的铜矿,要投入数以万计的矿工,加上其他人员,包括家属,还有寻常百姓,消耗的粮食十分惊人。

  那么,在开采铜矿之前,就要先把饶州鄱阳地区的粮食产量提升,也就是大规模屯田。

  屯田需要时间,才能使荒地变成生地,然后再变成熟地。

  而要屯田,又要组织大量劳动力来开荒。

  这一切,起于将近十八年前、李笠就任鄱阳内史期间。

  王僧辩记得,那是先帝(萧纲)为了嘉奖李笠屡立大功,特让其回家乡任职。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对于李笠是一次殊荣,仅此而已。

  却没想到,过了将近二十年后,回顾时才发现,其实李笠在那时,就已经在为乐安巨大铜矿的正式开采做准备。

  想到这里,王僧辩有些唏嘘:

  若当初,重阳节之变后,皇太子萧大器没有伤重去世,而是继任皇位,现在,差不多有四十五岁。

  而年近四旬的李笠,想来能成为萧大器所重用的肱股之臣,君臣相得。

  再不济,少帝萧询没有出意外,或许,李笠作为外戚,也能扶助皇帝。

  奈何,造化弄人。

  王僧辩如今虽然位高,挂名尚书令,却无实权,心中没有丝毫愤懑,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境遇,对双方都好。

  儿子们得任用、前途无忧就行了,王僧辩一把年纪,别无他求,愿意做个富家翁,默默看着,那一天的到来。

  那一天,他一定能看到的。

  因为现在,身处这巨大矿场边缘,王僧辩充分感受到了力量。

  这股力量是如此的强劲,使得天下一统的梦想,即将成真。

  。。。。。。

  乐安上游数里,拦河堰坝旁,前来视察的李笠,和随行官员们观看水力制币机制作铜钱的过程。

  过程很简单,原理就是“冲压”:

  先把铜条轧成厚度合适的铜带,然后从中“冲压”出一个个带孔圆铜片。

  圆铜片进入另一个冲压机,被钱模“冲压”成带文字的铜币。

  而直百钱“贞元通宝”,比起前朝直百钱“泰安通宝”,多了一道名为“挤边”的工序。

  这道工序,是让钱币通过两个对转齿轮(齿轮组)中间,两个齿轮间隙比钱币直径略小),于是,通过齿轮组的钱币,边缘就被挤出一道道整齐、等距的“齿边”。

  带着齿边的直百钱“贞元通宝”,仿制起来就多了一道麻烦的工序。

  加上铜价一直都在缓慢下降,以及官府一直在严厉打击制假币行为,所以如今制假的获利已经越来越薄。

  跟着参观的皇太子和皇子们,看着眼前不住轰鸣的机器,看着如同下雨般落下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