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意图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了。

  但齐军骑兵却不以为意:来得可真慢。

  他们上马后,往另一个方向而去,走得不快不慢,免得赶来的楚军骑兵跟丢了。

  。。。。。。

  傍晚,旷野里的某片树林边上,奔波一日的骑兵们正在露营。

  他们收集枯枝,点起篝火,煮开热水泡“方便面”,或者烤猎物,准备填饱肚子之后,好好休息一下。

  一脸疲惫的李昕,下了马,顾不得双腿发酸,将马鞍卸下。

  马背上搭着一块生羊皮,中间已经有明显磨损,李昕将羊皮拿下来,确定马背没有磨破,便让随从料理起马来。

  骑兵长途奔袭,新手会因为坐姿不对,磨破双腿内侧,而马背也容易被制作不精良的马鞍磨破。

  所以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在马背上额外搭一块皮,作为马背和马鞍的缓冲。

  否则,马背被磨破后,伤口很容易恶化,愈合之前,再也骑不了。

  李昕来到篝火堆边坐下,烤火。

  他多年骑马,已经是老手,骑马赶路时,可不会傻傻坐实在马鞍上,而是踩着马镫“站”起来,大腿夹着马鞍,人随着马背的起伏而起伏。

  所以,不会磨大腿,但即便如此,两脚也累得发酸。

  李昕烤着火,环顾四周,同样一脸疲惫的部下们,忙着各项事务,并检查战马的马蹄。

  连日奔波,所有人都很疲惫,但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敌人就在附近。

  他们是骑兵,对方也是骑兵,而且数量更多。

  李昕看着篝火,思考起来。

  一如战前所料,敌军果然有大量骑兵进入河南,四处流窜。

  北伐的三路大军,东路和中路军均已渡河。

  西路的北伐军,其实是偏师,并未渡河,因为还要提防虎牢以西洛阳地区的周军,所以轻易不会出动。

  于是,李昕奉命带着骑兵出击,在河南、淮北地区游弋,如同猎人一般寻觅着猎物——入河南的敌军骑兵主力。

  当然,“猎人”并不止他一个,另外有两个行军都督,率领兵马在河南、淮北各地大范围行军,搜索敌军主力。

  但是,对方的踪迹一直飘忽不定。

  进入河南的齐国骑兵很多,分成许多股,到处乱窜。

  虽然河南、淮北各地,已经建了相对完善的堡垒群,能够通过烽烟、望远镜传递消息,以此集合群体的力量,对入侵的敌人进行监视。

  但是,因为敌骑太分散、太多,所以传递到李昕这里的消息太杂,根本就无法直接判断敌军骑兵主力在何位置。

  毕竟,各堡垒、村寨所传递的消息量有限,无法明确描述视野里敌人的具体数量。

  也无法避免“重复预警”:一支流窜的骑兵队伍,反复在一个区域溜达,很可能会引起所到之处数个、十余个堡垒的反复预警,致使军情被夸大。

  这不是臆测,而是事实,李昕就发现许多敌军小股骑兵,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