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五章 目的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向宇文邕的遗体,想着“毒发身亡”,很快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兄终弟及不行,那就按老办法:父死子继。

  宇文邕有儿子,并已立为皇太子,所以这不是问题。

  当初,第二任皇帝宇文毓“中毒”濒死之际,安排投毒的宇文护是想要来个“父死子继”,毕竟小孩子好控制。

  结果宇文毓硬是在断气前下令,传位给弟弟宇文邕,坏了宇文护的好事。

  现在,拖延了十一年后,皇位来个父死子继,有何不可?

  宇文邕的皇后,为突厥木杆可汗之女,无所出,皇太子宇文贽,为妃嫔库汗氏所出,今年九岁。

  若宇文贽继位,辅政了十几年的大冢宰,依旧能牢牢掌握大权,正合适。

  想到这里,宇文护心中稍定,可看着宇文邕的遗体,他还是心一沉。

  凶手的投毒手法若不查清楚,下一个中毒的,难保不是他。

  。。。。。。

  午后,听涛阁内,李笠亲自拟诏令,封赏饶州鄱阳几户人家。

  这几户人家是在籍军人的军属,因为家中顶梁柱长期在外“执行军务”,多年未能回来和家人团聚,所以有优待。

  家人不需要服劳役,租赋“打骨折”,等同于不用缴,儿子“保送”入州郡学读书,费用由“有司”承担。

  现在,因为一次行动,这几户家里的顶梁柱因公殉职,李笠要履行承诺,提升其家人的待遇。

  所以,因公殉职人员的长子,均封侯。

  家属会异地安置,到“有司”在京的家属区居住,既保证待遇,也保证家属不受欺负或者报复。

  但是,李笠亲自定的规矩是“无军功不得封侯”,活跃在“秘密战线”上的特勤人员,名字不为人知,功绩也不好明着宣扬,怎么办?

  好办,将殉职人员的事迹定“密级”,不同“密级”人员,其立功后涉及封爵,门下省审核诏令时,由对应级别的官员看立功资料。

  若后续还有人质疑,需要对应等级官员才能查阅资料。

  但涉密内容不得外泄,否则依法处置。

  像这次,直接刺杀敌国皇帝的顶级功勋,封赏诏书得门下高官官亲自复核,之后的查阅,得六部尚书级别以上文武官员才能进行。

  这些官员查阅资料后,大概后背会发凉:原来皇帝手中,握有一支规模大小难以判断的“阴影军队”,随时都能对目标人物发动刺杀。

  与此同时,“有司”(特勤人员所属的上级主管部门)官署内的忠烈碑,会加上因公殉职人员的名字。

  让后进们记住,给朝廷卖命,真的能卖出个好价钱,而且是立刻兑现,留下的孤儿寡母,有很好的照顾。

  李笠写完诏令,让人封起来,连同“涉密资料”一起,送门下省审核。

  回想起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李笠心中大定。

  周国的政治结构目前是“虚君”和权臣并立,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