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九章 惯性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革币制,行大钱,甚至宣布黄金一律充公....”

  张铤说到这里,苦笑:“土地改革,得罪了天下豪强地主,这些人,一开始可是大力支持他受汉禅称帝的。”

  “释放奴婢,意图是好的,可百姓无立锥之地,给人做牛做马尚可苟活,被释放后,无地可种,要么饿死,要么为寇。”

  “币制改革,用大钱、劣钱搜刮了各阶层的财富,币制越改越乱,还不如不改,王莽复古改制,愿望和现实差得太多。”

  “人们发现,这个当世大圣人的改革,还不如不改,他们过的日子,比起刘家天子当朝时,更差了。”

  “人心思汉,于是,汉室宗亲刘秀因时而起,得了河北豪强的支持,很快便力挽狂澜,再续汉祚。”

  李笠有空就看《汉书》和《后汉书》,对这段历史算是熟悉,而且,他感觉自己有点像王莽。

  王莽的三板斧:土地改革、释放奴婢、币制改革,他大体上也是这么做的。

  王莽得罪了豪强地主,触动了旧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也得罪了很多人。

  可是,他没那么傻,知道根据现实,进行合适的改革,而不是生搬硬套。

  但最关键的一点,他的军队很能打,谁敢起兵反抗他,谁就要死。

  所以,检寺、检籍、检地顺利推行,变相推动了土地改革(大量土地开始缴税),增加了朝廷掌握的户数(大量隐户、寺户转为编户)。

  而且币制坚挺、不缺铜(有大铜矿保底)。

  与此同时,发展工商业,行厢兵制度(官办工程队),吸纳无地百姓以及还俗的僧尼,让他们有个着落,能够养家糊口。

  加上极其能打的军队看场子,目前国内局势一片和谐。

  比起王莽新朝的天下烽烟四起,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但这还不够,李笠认为政治体制也得改革,魏晋以来的制度,整体上来说,已经不合时宜了。

  而皇权以及适配大一统王朝的国家体制,也得重铸。

  前一个大一统王朝,是晋国,然而司马氏的统一,不过是更大乱世的开端,其体制可不敢照搬。

  至于两汉的体制,当然也不能照搬,毕竟时代不同了。

  而当初后汉(东汉)的衰亡证明,这一套体制,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

  “当时的时代潮流是什么?地方庄园经济崛起,豪强蜕变为世家,新的政治势力开始成型。”

  李笠开始阐述自己观点,用后世的眼光,看这个时代的剧变。

  “是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化,让地方大族的经济实力,有了质的飞越,大族变豪强,豪强开始往类世官宦发展,秦汉的体制已经落伍了。”

  “汉武帝拼命打压的地方豪强们,在汉元帝时期彻底失控,迅速膨胀,社会矛盾尖锐,引发严重的危机,才有了王莽复古改制的闹剧。”

  “但事实证明这条路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