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形势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双方将士混战在一起,至少对方那种大弩类型的兵器,就没法用了。”

  “而我军有投石机可用,与对方相互抛射石块、火球,混战有得打。”

  皇甫绩又问:“敌军那宛若惊雷的兵器呢?怎么办?”

  韦孝宽回答:“只能硬抗,不过,似乎这兵器只是动静大,实际上直接杀伤的人,不算多。”

  “更多的伤亡者,是因为受到惊吓,相互践踏造成的...

  “只要告诉将士们,这是楚军投掷的兵器,不是妖术,不是引天雷劈人,想来,将士们能挡住。”

  说了一会,韦孝宽对“宇文护”(皇甫绩此时就是宇文护的耳、目、嘴)说:

  “平阳对于齐国很重要,对于我国,也很重要,一旦我军在平阳覆灭,等同于关中门户洞开。”

  这么一说,皇甫绩悚然动容:“明白了。”

  韦孝宽说得没错,虽然目前周军的任务是“救齐”,但也是救自己。

  驻扎在平阳的周军,按照军制,由主帅——行军元帅统辖数个行军总管,兵力近五万,可以说实力强劲。

  可一旦出了问题,己方惨败,甚至全军覆没,意味着周国东北方向的门户,洞开了。

  楚军的攻城术很厉害,那配重投石机就是说明,韦孝宽认为一旦己方大军在这里折了,玉璧城根本就守不住,蒲坂也守不住。

  届时,眼前这支楚军一旦大举南下,直奔关中而去,那么,四处分兵的周国,要如何短时间内集结军队,保卫长安?

  洛阳那边,可是要防御楚国国主李笠,兵力不能少。

  武关道上洛地区,要防御荆襄楚军奔袭,驻军也不能少,所以,长安地区的可用兵力其实不多。

  韦孝宽知道自己麾下大军,即是救齐国的关键,也是保卫长安的重要力量,哪里能轻易拿来冒险?

  祖孙正在帐内说话,外面忽然喧哗起来,这在治军严谨的韦孝宽看来,是不可以容忍的。

  但是,他认为必然事出有因,于是走出帐外一探究竟。

  刚想问左右营中何故喧哗,却注意到前方情况不对,愣住了。

  跟着出来的皇甫绩,见外祖父发愣,于是循着目光看去,也愣住了。

  只见东北方向,楚军营地上空,出现了几个巨大的“脑袋”。

  这些巨大的脑袋,有眼睛、鼻子、嘴巴,样貌狰狞,双目圆瞪,仿佛一个个妖怪从云层中探出脑袋,俯视着地面。

  在地面搜寻活人,然后长开血盆大口,扑下来吞人。

  这情景,已经超出皇甫绩所能理解的范围,只觉后背发凉、头皮发麻。

  “楚军果然有飞天器械。”韦孝宽忽然说话,使得惶惶然的左右以及皇甫绩,看向他。

  “当年,据说侯景围攻梁都建康时,就遇到过飞天的巨大头颅。”韦孝宽看着左右,缓缓说着自己所知道的情况。

  “后来,齐主高洋,率军围攻徐州寒山,也遇到了飞天的巨大头颅,很显然,这是某种器械,而不是妖术。”

  他这么一说,左右冷静下来,再次看向那天空中的大脑袋,面色却开始变得凝重。

  若这是器械,那就意味着有人在上面。

  居高临下,可以把他们营垒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韦孝宽看着那几个巨大的脑袋在半空飘着,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是前所未见的敌人,某些作战方式足以令人匪夷所思,而又防不胜防。

  但打仗其实就是那么回事,无论手段再怎么花哨,再怎么变化多端,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对方放出这玩意飘在空中,极有可能在为进攻做准备。

  楚军本来可以对峙,却选择进攻,韦孝宽认为,楚军主帅对于获胜很有把握。

  “你们不要以为,楚国国主没有御驾亲征,楚军就好对付。”

  韦孝宽说完,看向外孙,接下来要说的话,其实是说给宇文护听的。

  “敌军放出这玩意,就是要窥探我军虚实,所以,很快就要进攻了,这一攻,若胜了,接下来,兵锋未必止于平阳,或许会南下。”

  “你马上回京,不得耽搁,请大冢宰立刻调集军队,防御河津,以防不测!”

  皇甫绩闻言一惊:外祖父这话,像是交代后事啊!

  “快回京!”韦孝宽大喝一声,一把将外孙推开,随即转入帐内,并对左右吩咐:“擂鼓,召集众将议事!”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