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三章 重操旧业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败类”的招幌,让一些大寺庙和有名望的高僧,以进行考核的方式,对各地寺庙和僧尼进行整顿。

  如此一来,至少在佛寺这一方,能拉拢不少有实力的“友军”来助战。

  毕竟手中掌握“考核权”,对于这些寺庙和僧人来说,是巨大的甜头。

  因为只有“正宗”,以及得朝廷信任,才能掌握、行使这种“考核权”,考核各地寺庙和寺中僧尼,发放各类许可、度牒。

  有这些佛寺和高僧“助战”,各地佛教信徒们的反抗情绪也不会太强烈,毕竟是“自家人清除败类”。

  又譬如科举考试,楚国以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摈弃了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传统。

  此举,让那些在检地、检籍中利益受损的士、庶族地主们,有了盼头,反抗之心削弱了很多。

  科举考试行士、庶两榜,两榜上榜者都能坐流内官,此举极大收买了庶族的人心,保证了庶族考生的上榜、入仕几率。

  也收买了大量次等士族的人心,让其子弟也有机会通过考试做官,而不是吃一流士族的残羹剩饭。

  而对士族的压制,也是软硬兼施,即取消各种优待,却又给有官职、任用的人发放补贴,让其能够维持体面的生活。

  又让有名望、才学的士族官员任学官、办教育,编修经典,刊发教材,完善科举制度。

  各级学官,是名声好、又不容易犯错的官职,属清流,深受士族欢迎。

  李笠见火候差不多了,说:“唐公方才所说,朕深以为然,唐公在前朝,掌机要、兵事多年,想来再去平定杂胡,不会有问题。”

  “不知唐公可愿为朕分忧?”

  这是任用的意思,而且还有话外之意:任用之后若表现出色,还能更进一步。

  唐邕之前就猜到了,现在听李笠亲口说出来,赶紧表态:

  “承蒙陛下信任,微臣不胜惶恐!”

  “好,好!!”

  李笠笑起来,随后给出任命。

  任命唐邕为河东招讨大使,负责招降、讨伐河东、太行山乃至周边地区的杂胡。

  为此,可以协调太行山东西各州县的资源,包括调集兵马进行军事行动(协同作战),以及各类善后、安置工作。

  当然,参与行动的直属军队,李笠也已经安排好了,主要以整编过的故齐降卒为主。

  齐国的国祚虽然只有二十来年,历代国君行径多有荒诞不经,但是,在清剿太行山区、河东山区杂胡以及边境部落方面,取得了大量赫赫功绩。

  所以,齐军对清剿杂胡、边境部落这类军事行动很有经验。

  而唐邕这个官场老滑头,才干出众,历数朝而不倒,一直受任用,经常参与这类军事行动。

  既在战前拟定战略,又在战时参与指挥,不仅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

  而唐邕本人确实有出色的才干,文事、武事都很擅长。

  李笠现在用‘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