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七章 势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下奏章,看着旁边伏案疾书的儿子们。

  这些养尊处优的“皇二代”,将来能守住江山么?

  他不知道,皇族的男丁再多,也比不过高官的数量。

  能够当上高官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想要靠一个家族的几个、十几个男子,完全压制数十、上百个人精,那是痴心妄想。

  所以他这个当父亲的,得把木棍上的刺都削掉了,儿子们将来接过木棍,才不会被扎得满手血。

  当然,“削刺”不是屠杀功臣,而是化解矛盾。

  南北矛盾、东西矛盾、士族和庶族的矛盾、勋臣和文官的矛盾等等。

  以开国皇帝之威望,挟建国、统一天下之大势,将这些矛盾化解,之后的路才好走。

  闹钟忽然响起来,考试时间到。

  皇子们停笔、交卷,然后坐在位置上,等着父亲布置新的作业。

  虽然他们才八九岁年纪,但是必要的教育,不能落下。

  李笠将试卷收好,开始布置作业:“苻秦优待亡国宗室,国朝,也优待亡国宗室,那么,国朝会重蹈苻秦的覆辙么?”

  。。。。。。

  翌日上午,雨停,李笠和入宫的皇太子李昉说起一些事情,包括对宇文招的安置。

  被俘的周国益州总管、赵国公宇文招,已经抵达开封,楚国给予这位阶下囚颇为体面的待遇:皇太子李昉亲自到城门迎接宇文招。

  这样的姿态,延续楚国优待亡国宗室的“传统”,其实也是攻心战术,告诉其他周国宗室:莫要负隅顽抗,投降能保命,做个富家翁。

  那么接下来,要把宇文招安置在哪里呢?

  这就涉及以后如何安置周国的宗室成员。

  萧梁的宗室,被集中安置在饶州鄱阳;齐国的宗室,以及亡国之君高纬,都被安置在建康。

  周国的宗室,安置在哪里?

  安置点的选择,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避免这些亡国遗族被人利用,死灰复燃。

  正常的手段,应该是斩草除根,按个“谋反未遂”的罪名,杀光了事。

  “孩儿以为,安置在湘州临湘较为合适,都在长江以南,要逃回故地,困难许多。”

  李昉如是说,“即便有人立其为傀儡,宇文氏和高氏在江南,全无号召力。”

  “萧氏在鄱阳,也无号召力。”

  “而临湘繁华,居住条件不错,他们挂个虚职,安心做个富家翁,足够了。”

  说到这里,李昉笑起来:“苻秦的前车之鉴,国朝可不能重蹈覆辙。”

  李笠问:“前车之鉴是什么?”

  李昉回答:“如果皇帝没有能力消化各政治派系,那就不要轻易吃败仗,否则威望大减之际,容易为人所趁。”

  李笠再问:“梁、齐,将来还有周国,三国遗族,怎么可能有机会死灰复燃?”

  “就算有人打着他们的旗号起事,幕后主使也迟早要把这些傀儡当做夜壶扔了。”

  李昉明白这是考校,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