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 落幕?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种莫名激昂的情绪在聚集,让他胸膛发胀,想要拔刀,仰天长啸。

  “殿下。”旁边一句轻声提醒,让李昉回过神来。

  对方大势已去,国主主动投降,免去了双方不必要的伤亡,他必须以礼相待。

  不然,这场体面的受降仪式,就会变味。

  毕竟,开门投降的一系列仪式,双方已经事前约定好“流程”,他必须按照“剧本”进行。

  然后,传檄各地,包括陇右地区,让这些地方知道,长安易主,周国国主已经投降了。

  接下来,无论各地周国官员是否投降,官军的前进脚步不会停止。

  李昉不等周国国主走到面前,迎上去,接过对方口中衔着的玉玺(用黄布包裹),转交给左右。

  又接过左右递来的衣服,给这可怜的少年披上。

  说了几句场面话,安慰一下这个浑身发抖的孩子。

  然后,命人将周国执政宇文护拉来的棺椁,直接推到旁边,一把火点燃,当众焚烧。

  即对投降者宽大处理的意思。

  因为倒了火油,所以棺椁瞬间燃成火炬,火光照亮了周国国主宇文贽以及宗室们那苍白的脸。

  也照亮了宇文护的花白头发。

  他看着那燃烧的棺椁,以及瑟瑟发抖的少帝,心中悲凉。

  巨大的屈辱感油然而生。

  虽然投降是无可奈何,是为了保住自己及家人性命,但如果有得选,他是不想这样的。

  然而不这样不行,多少人想让他死。

  棺椁在燃烧,宇文护心中的执着,也在燃烧。

  他叔叔辛辛苦苦为家族打下来的基业,就这么完了。

  他背负骂名,辛辛苦苦苦守护了二十年的江山,毁于一旦。

  唉....

  心中悲愤不能过于表露,宇文护只能低着头,听楚国皇太子说场面话。

  却无意中瞥见旁边竖着几个支架,上面斜放着木板。

  有几个文吏站在支架后,于木板上动笔。

  宇文护觉得奇怪:这是在干什么?

  。。。。。。

  开封,皇宫,李笠拿着一份报纸,端坐不动,不住傻笑。

  报纸第一版,标题十分显眼:《关于我儿子在长安东门受降时非常威风这件事》。

  不不,这是李笠脑海中的报纸标题。

  报纸上的真实标题是“周国国主出城投降,官军收复长安!!”

  李笠当然不是现在才知道捷报,但是,公开发行的报纸所刊载的“新闻”,同样让他激动万分。

  标题中,用的是“收复长安”,而不是“攻克长安”,这是一个很讲究的词:

  收复,意味着把丢失的地方拿回来,只有“中原正朔”,才能对长安用“收复”这个词。

  什么是中原正朔?

  汉-魏-晋-宋-齐-梁-楚,代代禅让,天命传承,如今楚国不是“中原正朔”是什么?

  但李笠的关注点完全不在内容,而是结果:我儿威风啊!在长安城外受降啊!可威风啊!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