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节 改革、发展、建设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给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我家多出的那五千多亩土地有的空闲荒废,有的被我那几个不争气的儿女用来修亭台楼阁、花园卉圃,确实是浪费。土地,就应该让农民用来种粮食,而不是用来让达官贵人修花园。少帅也是一样,他会身体力行地带头执行这个土改政策,从而起到表率作用。在座诸位都是东北的军政高层,老百姓都在看着你们,也希望你们都能做出良好榜样。”

  张学良点头道:“是的。我父亲给我留下了一万多亩张家的私人土地,按照这个土地法,我张家的直系人口亲属加起来,总共能保留大概一千亩私人土地,其余的九千多亩,我打算在这个土地法颁布后立刻无偿归还给政府公家。另外,我父亲陵墓占地五百多亩,这五百多亩地,张府也会根据土改法掏钱向政府进行永久性购买。”

  张作相威严地道:“土地改革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少帅自己都以身作则了,你们还有什么想法?我看,那些冥顽不灵不肯同意土地改革的人,怕是心里有鬼吧!”他冷冷地扫视了一下常荫槐。

  杨宇霆也郑重其事地道:“我杨家的土地总数也已经详细地统计过了,共七千三百多亩,多出的非法土地都会在土地法颁布后无偿归还给政府。”

  常荫槐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一脸铁青地讪讪坐了下去。见这个领头人都偃旗息鼓了,那些本来也都反对的军政高层只得作罢。毕竟张学良本身、元老派首领张作相、新秀派首领杨宇霆都支持土地改革,这基本上就是大势已定了。

  张学良知道,自己在这一步上是绝对不能后退的,自己想要振兴东北,第一步必须就是农业改革。工业是国家的支柱,农业是国家的基石,这个道理自然是不用多说的。没有雄厚发达的农业作为基本建设基础,任何宏图伟业都只是空中楼阁。张学良极其幸运,因为东北大地的农业条件可谓得天独厚,东北简直就是一块上苍庇佑青睐的宝地。张学良此时手上的东北四省总面积约为1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3100万,可谓地广人稀。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因为满清从东北崛起并统一中国后,东北就被称为“龙兴之地”,为维护所谓“发祥宝地”,满清历代统治者都把东北划为特殊地区,采取了严厉的“封禁政策”,不允许开发,也不允许关内百姓向东北迁移居住,清初时的东北人口只有可怜的50万不到,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时,东北人口仍然只有300万左右,使得东北直到清末仍是“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后来在顺治至民国时,由于关内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恶化,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华北地区为主的关内百姓开始较为大规模地向东北迁移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