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章 天兵竟是我自己_瀚海唐儿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时候,总有种含含糊糊,像嘴里含着石头的感觉。

  双方一交谈,果然,这位便宜舅父大人祖上,具体来说,是他曾祖父学汉话的源头就不对劲。

  教这位曾祖父汉话的,是一位他自称姓李,但是周围人都不承认他姓李的戍堡镇将。

  至于为什么姓不姓李自己都说了不算?那是因为这李镇将的祖先是叛军之后,严格拉说甚至都不是汉人。

  李镇将其实是契丹人,祖宗的兄长是那位被则天大圣怒而下旨,从李尽忠改名为李尽灭的契丹大贺氏部落首领。

  这位和他的妻兄孙万荣在万岁通天元年(696)起兵造反,把则天大圣打的灰头土脸、颜面尽失。

  最后则天大圣属于是硬靠着大唐的国力,才把这场叛乱给平定下去。

  而在李尽忠、孙万荣连续败亡后,李镇将的祖先虽然没被处死,但是被流放到了安西,最后在汉人极度缺乏的葱岭守捉安顿了下来。

  好嘛!高原塔吉克人的汉语老师是个契丹反贼,真是有够魔幻的,难怪口音这么怪。

  及至葱岭守捉废弃,整个大唐势力退走之后,除了少量的于阗汉人行商偶尔出现一下以外,他们更是失去了说汉语的外部环境。

  只靠着内部几百人的小圈子一代代的传下来,口音当然很怪,某些地方含含糊糊,是因为他们已经忘记了读音。

  不过张昭有一点很疑惑,按说李镇将这种契丹反贼,应该不会对大唐有太多好感吧?

  而葱岭守捉的汉将,说实话,应该也不会对当地的土著有多么温柔以待。

  那.这些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能在大唐退走两百年后,内部还保持了一个会一定程度上说汉话小圈子的?

  舅父很不好意思的看了张昭一眼,踌躇了几息后,放下手中的餐刀,眼中露出了回忆的神色。

  “回大王的话,我们这一支人,实际上在吐蕃攻占石头城后,就流落到了汉地。

  祖上去过敦煌,也去过凉州,最后还曾去过长安朝拜,就连回到故乡,也是在昔年四镇节度使高节帅赶走吐蕃人后,才得以回国。

  十余年的流浪中,祖先见识到了大唐的繁华,言及长安,只称为地上天国。

  等到后来复国,时常难以忘怀,加之我们乃汉日天种,自此后,多以唐儿自称。

  所以我王族之人,就开始学习唐儿语,也坚信大唐虽然离开,但终有一日会回来,若有子孙能等到那一日,荣华富贵岂不唾手可得?”

  一席话,倒是把张昭给说沉默了,他从后世而来,大部分内地人心中,早已不把安西、河中当做中原王朝的地盘了,说什么金瓯无缺,也没算上过它们。

  但是在这个时代,自先汉起,中原王朝每当强盛时,都会控扼西域。

  他来到了这个时代后发现,安西、河中大大小小的种族以及留在当地的汉人,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