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0章 达摩篇(番外)六_王者荣耀之制裁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偈: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二十八祖菩提达磨祖师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菩提达摩(英文:bodhidharma,又称:菩提达磨),意译为觉法。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

  典故

  历史流传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达摩东来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京都,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辞别梁武

  达摩告辞梁武帝

  达摩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得知梁武帝笃信佛教,先去了建康(今南京)找梁武帝聊佛法,达摩是禅宗大乘派,普渡众生。而梁武帝信奉小乘佛教,主张自我修行。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武帝不能理解,,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入魏。

  初到洛阳

  据说,当他来到洛阳时,看到永宁寺内十分精美的宝塔,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游诸国”,从未见到过,“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因而“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后到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景德传灯录》卷第三)。在此期间,收弟子慧可,有慧可“立雪断臂”的故事流行于世。

  面壁九年

  北魏孝昌三年,达摩抵达少林寺,达摩抵达少林寺后便在少林寺旁不远的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他就在这个石洞里,面对石壁,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两腿曲盘,两手作弥陀印,双目下视,五心朝天入定。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作一些径行活动,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又是坐禅入定。就这样进行了长达九年的修性坐禅。最终悟出了一样能让中原人们接受的佛法:东土禅宗。禅宗不需要言语文字来阐述,只要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悟道成佛。所以有些大师虽然一个字也不认识,也毫不妨碍成为大师。比如后来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就不识字,但是他吟出了一首堪称禅宗高度总结的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王者荣耀之制裁系统》,“”,聊人生,寻知己~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