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国大革命幕后的瑞士银行家族_货币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种“解决方案”。由于这些瑞士银行家财大气粗,屡屡帮助皇室解决紧急困难,为路易十六所倚重,逐渐把持了法国的金融话语权和财政改革决策权。

  路易十六陷于财政困境焦头烂额,不得已起用了“外来的和尚”奈克(JacquesNecker)担任财政部长。这个奈克也是瑞士清教徒银行家,他利用在瑞士银行家族圈子里的影响力,召募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款项。这种借款的性质,同今天某些商人相互拆借的行为差未几。由于是近乎印子钱的短期融资,瑞士银行家族圈子期待的是一笔回报丰厚的快钱投资,而法国宫廷贵族的开销实在太大,财政短期无法扭转赤字状态。这可急坏了银行家们,眼看“快钱”就要变成“慢钱”,说不定“慢钱”还会变成“死钱”,这些人投进的可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耽误不得。无奈之下,奈克决定进行“休克改革”。他首先取消了宫廷贵族的部分特权,并削减了他们的俸禄,然后大刀阔斧对税收进行了彻底改革,税负从“人丁税”改为“土地税”,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将被征收重税。不幸却并不意外的是,这显然动了权贵们的奶酪。贵族们群起围攻奈克的改革。奈克赌上的可是自己和圈子里众多银行家族的身家性命,一看不妙,情急之下在1781年向社会公布了权贵们的开销清单,这一重磅炸弹立即震动了法国社会。经过伏尔泰、卢梭等人长期自由主义思潮熏陶的法国公众立即炸了窝,对权贵的愤怒演变为对皇室的敌视。[2]

  奈克也由于处事操切而下台。其后法国又历经4任财政部长,财政恶化愈加严重了。路易十六无奈,只有在1788年再度起用瑞士银行家奈克。此时的法国已处在社会动荡危险的前夜,巴黎的市民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与传统权贵的矛盾日益激化,危机一触即发。另一厢,放贷的银行家们已经将砝码移向了“三级议会”,希看能夺取财政、税收和政府预算的控制权,以便能收回巨额贷款。各方都预备亮牌,新兴的法国城市资产阶级手中积聚了日益雄厚的财富,对权力分享的**已经从渴看发展到迫不及待,而封建贵族和教会却高高在上,完全漠视甚至是敌视这一必然的趋势,加之长期过度税负的压力,使处于另一真个平民阶层早已民心思变,1789年法国的局势俨然干柴期待着烈火。

  1789年6月,徒有虚名的“三级会议”被与会者改为“国民议会”,并且自行规定拥有税收权。7月,国民议会又自行改名为“国民制宪议会”。惊恐万状的路易十六开始调集军队向巴黎和凡尔赛宫集结,试图控制失控的局面。7月14日,愤怒的平民爆发了革命,并且攻占了巴士底狱。接着全法国爆发了农民***。8月,制宪会议颁发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3]。10月,路易十六被***平民抓获。

  在瑞士银行家们的大力推动下,10月,罗马教廷规定的禁止印子钱的律条被废除了,银行家放贷收取高额利息被正式正当化了。11月,制宪会议公布没收全国教会的土地。12月,公布以教会土地为抵押发行纸币(Assignats),法国财政有了明显好转,银行家的贷款终于有了着落。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人头落地,时年39岁。据说在他临死前留下了回肠荡气的一句话:“我固然将要死往,但尽没有犯过任何指控我的罪行。我宽恕造成我死亡的人,我还要祈求上帝,在我的鲜血抛洒之后,在法国的土地上再也不要流血了。”

  从1789年革命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败,除了中间短暂的休战之外,法国经历了25年的持续战争。大量资源被战争摧毁,500多万人的生命化为灰烬,工贸易凋敝,通货膨胀严重,法国产业革命被推迟了近30年,英国对法国形成了尽对的战略上风。从此,法国的国力再也没有超过英国。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和经济代价无疑是沉重而高昂的。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