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兰德的伪命题_货币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兰德果断批判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平政策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指责这种行为是一种劫富济贫之举。她对这些夸大公平的社会理念表露出极度蔑视和果断反对的态度,以为金钱的多寡衡量着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强者才能创造出更多财富,才对社会有更大价值,所以他们不应该受到惩罚。现有的社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鞭打快牛,惩罚强者,迫使强人智者扶助无用弱民,而在安·兰德的眼中,这无疑是一种罪恶。

  无论是政府用暴力和强权往掠夺强者所创造出来的财富,还是弱者以哭泣和哀怜往乞求强者付出,或其他社会道德和***对强者施加压力,逼迫他们进行奉献,又或是形形色色卑鄙之徒对强者的金钱和财富进行偷窃和掠夺,这些行为在安·兰德看起来都是极端错误和荒谬的。

  在中国当前社会中,她的思想也许会受到一部分拥有着巨大财富和物质上风的人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

  安·兰德的理念从本质上来说,不能推断为一种错误,它只是体现了一种倾向性。孰对孰错取决于观察和评判者是站在哪边的态度上看题目。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的一员,显然会认同安·兰德的判定和理念,会由衷赞美安·兰德的这本书。同理,身为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中没有获得巨大物质财富以及自身贫困的人们,自然会对安·兰德持否定和抵制的态度,而这些人就被安·兰德定义成没有本事,没有能力,天生就是“寄生虫”的普罗大众。

  安·兰德对寄生虫的概念也提出了独具一格的挑战。传统观念以为资本家和资产阶级是剥削无产阶级的寄生虫,而安·兰德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反问,精英们创造了更多财富,为何却被指责为寄生虫?精英们带来了就业机会,为何却被以为是在剥削?精英们才是各种发明创造的原动力,为何却被社会评判为不劳而获?精英们懂得如何运转社会经济因而处在了关键位置上,为何却被大众指责权力太大,报酬太高?一句话,这些人拥有了金钱,控制着财富,那是他们理所应当的,由于他们付出了更大的努力。而普罗大众,则是餍饫终日,无所专心,卑鄙猥琐,道德低下,目光短浅,怨天尤人,缺乏能力,嫉妒强者。因此结论就是,少数社会精英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而普罗大众则是不折不扣的寄生虫。

  她的言论和观点确实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挑战性。

  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会公然支持安·兰德的观点,即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典型的精英***的国家也是如此。在面对安·兰德如此赤******地宣扬金权神圣至上的道德观念之下,政府也只能保持沉默。由于美国也需要考虑维持社会表面***的道

  请收藏:https://m.bqgm.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